说到卡洛斯·布泽尔,我这脑子里立马就蹦出当年他在公牛队那身影了。那会儿看球,罗斯是真快真猛,旁边配个布泽尔,内线凿起来哐哐的,看着是真带劲。他那中投,那篮下的硬气,感觉就是球队里的一个稳定输出点。
我的实践经历
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之前搞过的一个项目经历,跟这有点儿异曲同工的意思。当时我们团队也想搞个“内外结合”的模式。我,不算啥球星,但经验还算有,就类似扮演一个需要稳定输出的角色,负责把基础框架搭保证后端服务的稳定性。
我们团队里有个小年轻,技术思路特别活跃,想法很多,冲劲也足,跟罗斯那种感觉似的,负责前端交互和一些创新功能的实现。一开始我们都觉得这组合挺
- 我这边:稳扎稳打,把数据库、接口啥的弄利索,保证不出岔子。
- 他那边:快速突破,搞定用户界面,加一些炫酷的效果。
刚开始启动的时候,我们沟通还挺多。我先把后端接口刷刷刷写了一部分,定义好规范,然后让他那边调用。他也挺快,页面原型咔咔咔就出来了。那段时间,进度看着蹭蹭往前跑,大家心里都挺美滋滋的,觉得这项目肯定能成个标杆。
可搞着搞着,问题就来了。我这边追求的是稳定、通用,有时候改个东西得考虑好多关联影响,速度就慢下来了。他那边,想法变得快,今天想加个功能,明天想改个交互逻辑,有时候接口还没准备他就开始催。这就有点像布泽尔虽然得分稳,但防守端有时候会被人说脚步慢跟不上一样,我这边的“稳”在他看来就成了“慢”。
为了赶进度,我这边也开始加班加点,尽量满足前面的需求。但有时候为了快,有些地方就做得糙了点,埋下了一些隐患。他那边,为了实现效果,有时候也会用一些不太成熟的技术或者写法,导致后期联调的时候, bug 特别多。
最头疼的是啥? 就是我们俩的节奏对不上。我这边刚把一个大模块稳定下来,想喘口气优化一下,他那边可能一个新的、完全不同的需求就砸过来了。感觉就像布泽尔刚在内线要到位准备凿一个,球突然就飞到外线去了,节奏全乱。
那段时间,我真是天天开会,协调这协调那。代码写了一堆,文档也补了不少,但就是感觉使不上劲儿,项目整体进展磕磕绊绊的。本来期望的“内外双核”强力驱动,实际跑起来却经常互相牵制。
项目是上线了,但效果嘛只能说差强人意。没有达到预期的高度,后期维护也挺费劲。这事儿给我的教训就是,团队搭班子,不能只看单点能力强不强,更要看大家的工作方式、节奏能不能真的捏合到一块儿。光有得分能力还不行,得能打出流畅的配合才算真本事。就像看球一样,球星再厉害,也得融入体系,打得合理才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