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关注羽毛球女子双打,也是有一段时间了。一开始就是随便看看,后来发现里面的门道还挺多的,尤其是配对,变来变去的,挺有意思。
我记得刚开始重点留意国羽女双的时候,张殊贤和郑雨这对组合“余弦”嘛给我印象挺深。大概是2022年那会儿开始配的,看着是真猛,世界排名也打到过第五,觉得这对肯定稳了,是咱们国羽女双里头的强力组合。
开始琢磨这对搭档
那时候我就开始琢磨了,看她们比赛录像,一场场地看。主要是看她们俩怎么配合的,张殊贤在网前怎么样,郑雨在后面怎么杀球,俩人跑位什么的。虽然咱不是专业的,但看得多了,也能看出点门道来,感觉她们俩挺有默契的。
看她们打球,确实是一种享受,感觉很有力量,也很稳定。想着巴黎奥运周期,她们肯定是要冲一把的。
突然的变化
结果,看着看着,突然就听说要拆对了!当时我就有点懵,好好的世界第五,怎么说拆就拆了?这就跟咱们平时过日子似的,计划赶不上变化。
然后张殊贤就开始跟李汶妹搭档了。李汶妹也是个熟面孔,感觉她搭档换得挺勤的。我就接着看呗,看看这新组合效果怎么样。一开始心里是打鼓的,毕竟“余弦”那时候看着那么顺。
新的组合打了几站,感觉,也还行,但总觉得跟之前“余弦”的感觉不太一样。可能是打法调整,也可能是磨合期。反正那段时间,我就一直盯着她们的比赛看,想看看这变化到底是为了效果又如何。
“余弦”重组与观察
没想到,过了大概九个月,又看到消息说张殊贤和郑雨重新配对了,好像是为了亚锦赛。张殊贤自己也说,重新跟“姐姐”郑雨站一块儿,感觉很熟悉,虽然球路上可能有点生疏,但兴奋感更多。这不又回来了嘛
看她们在亚锦赛上打,确实找回了点以前的感觉,一路也进了四强。我就在想,这分分合合的,是不是教练组在下一盘大棋?
不光是她们,你看“凡尘”组合(陈清晨/贾一凡),世界第一那么稳,奥运会后也说要调整,贾一凡也试着跟李汶妹、郑雨都搭过。搞得我这种看球的,也得跟着学习,理解这背后可能有的策略。
可能这就是竞技体育,不断地尝试、调整,为了找到最好的状态和组合去冲击好成绩,特别是奥运会这种大赛。对我来说,这个过程也挺有意思的,就像追连续剧一样,你不知道下一集会发生什么,但就是想一直看下去。
总的来说,关注张殊贤这几年的经历,特别是她搭档的变化,让我对羽毛球女双项目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是只看输赢,也开始琢磨这人员搭配、战术打法、运动员状态这些背后的东西。虽然只是个业余爱但这个“实践”观察的过程,还挺充实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