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雄鹿队的消息,特别是教练这块儿,真是有点儿意思,也挺折腾的。赛季初换了教练,找来了阿德里安·格里芬,听说还是字母哥特别看好的,年薪还不低。当时我就琢磨,新教练,又有当家球星支持,这赛季雄鹿应该挺稳,毕竟队里还有利拉德,这组合听着就吓人。
可没想到,打着打着,感觉就不太对劲了。虽然战绩好像还过得去,但比赛看着就是磕磕绊绊的,没打出那种统治力。结果赛季打到一半,咔嚓,格里芬就下课了。这操作我是真有点儿没看懂,也太快了点儿。
紧马上就请来了道格·里弗斯。老熟人了,带队拿过冠军的,经验是没得说。我当时就想,这下总该稳了?换个老江湖来,镇镇场子,把字母哥和利拉德这两个大佬捏合季后赛肯定有戏。
但是,这事儿,让我想起我以前捣鼓一个项目时候的经历。
那会儿我们团队的情况
那时候我们接了个新项目,挺重要的,老板也挺重视。一开始负责人是个挺有想法的年轻人,技术背景很强,大家都觉得跟着他干肯定能成。刚开始那阵子,他也确实带来了不少新思路,我们吭哧吭哧地跟着实践,熬了不少夜。
可干着干着,问题就出来了。想法是但落地特别难,很多细节考虑不到,团队内部沟通也开始不顺畅。项目进度严重滞后,大家伙儿都挺累,但效果就是出不来。眼看着时间越来越紧,老板也着急了。
没办法,老板从别的部门调来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算是“救火队员”。这个老同志来了之后,确实稳重很多,砍掉了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重新梳理了流程,强调按部就班。项目最终是完成了,但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团队士气也受了不小的影响,中间的调整和适应挺痛苦的。
回头看雄鹿这事儿
你看雄鹿这不也类似吗?格里芬可能想法新,也得到了核心球员的支持,但实际带队效果,至少在管理层看来,可能没达到预期,或者说没能快速把球队捏合成最强的状态。这就像我们那个年轻负责人,有想法但实践起来遇到了坎儿。
然后里弗斯来了,就像我们那个老同志。经验丰富,履历好看,目标明确就是要带队赢在当下,冲击冠军。但他接手也是半路出家,球队的战术体系、球员间的化学反应,都得重新调整适应。看他刚来那几场,球队也有输球,压力肯定也山大。毕竟像雄鹿这种级别的队,目标只有总冠军,一点儿波动都会被放大。
这教练的活儿真不好干。不光要有能力,还得看时机、看球员配置、看化学反应。有时候,真不是名气大、资历老就一定能行的。像雄鹿这样,赛季中换帅,本身就是个风险不小的操作,后面能不能磨合打出预期的成绩,还得接着看。这过程,真是够球迷们和球队自己折腾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