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锡伯杜观察日记
今天就随便聊聊我看球的一些琢磨,主要是关于锡伯杜这个教练。关注他挺长时间了,从他在公牛那会儿就开始,一直到现在带尼克斯。
看比赛不光看热闹,也爱琢磨教练那点事儿。看锡伯杜带队,给我最深的一个印象,或者说我记录下来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他真敢用主力。
怎么个用法?就是往死里用。你看别的队,经常搞个十人、十一人甚至十二人的轮换,让大家都有点时间上去跑跑,主力也能歇口气。到锡伯杜这儿,画风完全不一样。
我仔细观察过好几场比赛,也翻了些赛后数据,发现他的习惯就是:
- 轮换阵容特别短。基本上就是八个人,顶天了九个人打满全场。其他人?基本就是挥毛巾的角色了。
- 主力上场时间贼长。核心那几个人,动不动就干个四十多分钟,季后赛更是家常便饭。
为啥非得这么干?我也琢磨过这事儿。站在他的角度想想,可能觉得这样搞有道理:
- 主力稳当。这些人天天在一起打球,磨合得知道教练要执行战术肯定到位。而且都是球队里能力最强的,状态一般也比较稳定。
- 就是想赢。锡伯杜这人,求胜欲看着就强。他可能就认准了,赢球就得靠这几个最信得过、最有能力的人在场上拼。把胜利的希望最大程度攥在主力手里。
- 防守体系需要默契。他带的队,防守都挺狠,这玩意儿特别需要场上球员的默契和持续性。老换人,防守体系容易乱。
我自己实践中(当然不是当教练,就是平时带项目或者干活儿)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有时候确实觉得骨干力量用起来最顺手,效率最高。但这事儿,得有个度。
这么干的坏处也挺明显的,我观察到的就有几点:
- 主力太累了。铁打的人也经不住这么消耗。你看他带过的队,核心球员的伤病情况,是不是有点频繁?罗斯那时候,后来的尼克斯也是,伤病名单老长。体能透支,受伤风险肯定大。
- 替补没机会。主力把时间都占了,替补球员哪有机会上场锻炼?得不到锻炼,就很难进步,也打不出信心。万一主力伤了或者状态不替补顶不上来,球队就抓瞎了。等于说,牺牲了球队的深度和未来潜力。
尤其记得去年季后赛,尼克斯是往前走了几步,但主力球员那疲惫的样子,还有后面出现的伤病,看着都替他们捏把汗。真有点“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感觉。
我记录下来的感受就是,锡伯杜这教练,打造防守确实有一套,也很能激发核心球员的能量。但他这个用人策略,说好听点是对主力的极致信任和对胜利的执着,说难听点,确实有点“狠”,不太考虑可持续性。
未来他会不会稍微调整下用人思路,搞搞平衡,给替补多点机会,让主力喘口气?这事儿谁也说不只能接着往下看了。反正,他这个风格,是够鲜明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