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重选”这个事儿,真是挺有感触的。生活里头,好像总是在选来选去,有时候选完了,过一阵子又觉得,当初是不是选错了?就得琢磨着要不要重新选一次。
我记得几年前,我就是面临过一次挺重要的“重选”。那时候刚毕业没多久,找工作嘛摆在面前俩选择。一个是大公司,稳定,听着就好听,福利待遇啥的都明明白白写着,家里人也都觉得这个铁饭碗差不多。另一个,是个小团队,刚起步,做的事情倒是挺有意思,是我喜欢的方向,但是未来啥样,谁也说不准,风险大。
当时,我确实犹豫了很久。大公司嘛意味着安稳,可能一辈子就这样了,按部就班。小团队,感觉更有活力,能学到东西,但可能干不了多久就得散伙。那段时间,我天天就在想这个,吃饭想,睡觉前也想,把两边的利弊写了一张纸,翻来覆去地看。
我选了那个大公司。为就是图个安稳,觉得这样风险小,家里人也放心。刚进去的时候,确实觉得还行,工作环境不错,同事也挺但是时间长了,大概一年多,我就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怎么说,就是感觉自己像个螺丝钉,每天干的活儿重复性特别高,学不到啥新东西。流程特别多,干点啥事儿都要层层审批,效率低得很。有时候想搞点创新,提点想法,基本上都被各种理由给挡回来了。那种磨灭热情的感觉,真的挺难受的。
我就开始琢磨,这是我想要的生活吗?好像不是。每天上班的心情都有点沉重,看不到啥盼头。这时候,“重选”这个念头就冒出来了。
这回“重选”,比第一次选择还难。毕竟已经在大公司待了一段时间,放弃现在拥有的稳定,去追求一个不确定的未来,需要更大的勇气。我身边也有朋友劝我,说别折腾了,现在这样挺好的,外面不好混。
但我这回没怎么分析利弊。我就是问自己,如果再过五年、十年,我还在这里做同样的事情,我会不会后悔?答案是肯定的,我会后悔。那种不甘心的感觉特别强烈。
我开始行动了。我没有立刻辞职,而是利用业余时间,去学习我感兴趣的那个领域的东西,去接触那个小团队还在不在,或者有没有类似的机会。我花了大半年的时间准备,更新自己的技能,也重新评估了风险。
最终,我还是递交了辞职信。然后加入了一个和我当初放弃的那个机会类似的小公司。刚过去的时候,确实挺辛苦的,加班是家常便饭,很多事情都要自己摸索,压力也大。但是,心里头是踏实的,觉得自己在做有价值的事情,每天都能学到新东西,那种成长的感觉,是以前在大公司没有的。
现在回过头看,那次“重选”对我来说太重要了。不是说哪个选择就一定更而是哪个选择在那个当下,更适合我内心的追求。
先是面对选择,犹豫不决。
然后做出一个当时看起来“稳妥”的选择。
接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感觉不适。
最终鼓起勇气,重新评估,做出“重选”。
这个过程走下来,让我明白一个道理:有时候,重要的不是一次就选对,而是有勇气在发现走错路的时候,敢于掉头,敢于“重选”。选择本身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是它带给你的体验和你从中获得的东西。就这么个事儿,分享给大家,算是我自己的一点实践记录。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