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不知道咋回事,就对那个显圣真君,也就是二郎神,有点上心。
不是说要去搞什么大动作,就是心里头琢磨,想解解,看看这位传说中的大神到底是怎么回事。就当是自个儿的一种实践探索,记录一下过程。
开始查找
我就开始在网上划拉,到处翻看信息。这一看不要紧,给我整不会。
一开始看到说,显圣真君嘛道教里挺有名的,三只眼,带条狗,拿个三尖两刃刀,挺威风的。
然后我就想,那肯定有供奉他的地方?得找个庙看看去。
- 有人说山西平遥古城里头就有一个,北大街那边,说是专门供他的,清朝建的,规模还不小,好几进院子。听着挺像回事儿。
- 转头又看到说高平那边也有个二郎庙,村子里的土岗上,年代更早,可能唐朝就有。这个听起来更有历史感。
- 还没完,又跳出来说灵石资寿寺里也有,但就是个偏殿,而且二郎神穿得跟个文官似的。这就奇怪,怎么还变文官?
- 介休张壁古堡那好像也有个庙,但我对那地方不熟。
- 还有说一些土族村子里也有小庙供他,跟山神放一块儿。
一下子给我干懵。这么多地方,到底哪个是哪个?感觉每个地方说的都不太一样,有的威风凛凛,有的又成文官,有的还是水神、农耕神。信息太多太杂。
实践过程有点跑偏
本来就是想简单去个地方,感受下氛围,结果搞得跟做学术研究一样,得先考证哪个更“正宗”或者说哪个更符合我想象?这让我有点头大,选择困难症都犯。
这让我想起以前有一次,也是兴冲冲想去找个据说特好吃的小馆子。七拐八绕,跟着导航走街串巷,结果到地方发现要么关门,要么根本就不是那家店。饿得不行,随便在路边找个面馆吃得。
那感觉,就跟这回找显圣真君的庙差不多。一腔热情出发,中间被各种信息、各种选择搞得晕头转向,可能就停在原地。
这回关于显圣真君的实践,落地的就是——在网上看一堆资料,对比半天各个地方的说法和特色,然后脑子里过一遍“如果我去这里会怎样”、“如果我去那里会怎样”。
也没定下来具体去哪儿。可能是时机不对,也可能是被信息淹没。不过这个查找、对比、纠结的过程,也算是一种独特的“实践”记录。至少,我知道原来供奉二郎神的地方还真不少,各有各的故事和侧重。也算没白忙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