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是刷到关于一个叫“奥洛夫”的人的消息,好像是欧盟那边的一个发言人,叫奥洛夫·吉尔。老看到他说美国怎么怎么样,中国怎么怎么样,又是关税又是反制的。
也没太当回事,就是新闻嘛每天那么多。但后来老是蹦出来,我就有点好奇,这人老说这些,到底是个啥情况?牵扯到我们普通人生活不?我就想着,自己动手查查看,搞明白点儿。
我的实践过程
第一步:动手搜索
我就打开电脑,在搜索框里敲“奥洛夫”还有“欧盟发言人”这些词。哗一下出来好多结果,大部分都是新闻报道,说什么他批评美国加关税,呼吁美国重新考虑政策,还有提到对中国电动汽车加税的事儿,特斯拉和宝马还去告状。
第二步:尝试阅读理解
我就点开几篇看着比较详细的报道读。嚯,读起来可真费劲。里面好多词儿,什么“反制措施”、“贸易顺差”、“单一市场”、“反倾销”,看着就头大。虽然都是中文,但感觉每个字都认识,连起来就有点懵。
- 他一会儿说美国和欧盟经济联系紧密。
- 一会儿又说要对美国商品加关税。
- 一会儿又对中国的白兰地反倾销“喊冤”。
- 一会儿又说欧盟对和美国谈判持开放态度。
我努力想把这些信息串起来,理解欧盟到底是个啥态度。是强硬?还是想和谈?感觉变来变去的。
第三步:有点不耐烦
看大概半个多小时,各种声明、报道翻来覆去地说。有点烦。感觉都是些官方辞令,绕来绕去的,听着好像挺厉害,但具体到对我们有啥影响,根本看不出来。感觉就是神仙打架,我们凡人看看热闹得。
第四步:放弃与反思
我关那些网页。得出的结论就是:这事儿,可能对搞外贸的大老板们影响比较大,对咱这种普通老百姓,可能就是看看新闻标题的程度。真要深究下去,不仅费时间费脑子,关键是信息太多太杂,还可能互相矛盾,越看越糊涂。
实践后的想法
这回自己动手去查“奥洛夫”相关的事,虽然没完全搞懂那些复杂的国际贸易关系,但这个过程本身也算是个小实践。让我体会到,很多新闻里看起来很大的事,离我们的实际生活可能挺远的。或者说,它的影响是间接的,不是我们看看新闻就能完全理解的。
所以,以后再看到这类新闻,我可能就扫一眼标题,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就行。与其花大把时间去抠那些自己搞不懂的“大词儿”,不如多花点时间关心下身边的事,比如琢磨下晚饭吃或者陪家人聊聊天,感觉这样更实在点。
这回实践记录就到这儿,算是一次失败的“搞懂国际大事”尝试,但也算有点小收获,知道自己该把精力放哪儿。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