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我是你们的老朋友,一个平平无奇的实践记录分享员。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参与的一个挺有意思的项目,内部代号就叫“火箭队选秀”,别想歪,跟NBA没啥关系,是我们公司内部人才储备的一个计划,目标就是挖掘和培养有潜力的新人。
事情是这样的,年初的时候,老板突然找到我,说公司要搞个人才梯队建设,希望我能牵头搞一个类似“选秀”的活动,从应届生和实习生里挑一些好苗子。当时我一听就觉得挺有意思,这不就是现实版的“点石成金”嘛
说干就干,我先拉个小团队,都是些对人才培养比较有热情的小伙伴。第一步,我们参考NBA选秀的流程,结合公司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详细的选拔方案。这其中包括:
- 简历筛选:海量的简历,我们几个人天天对着电脑,眼睛都快瞎。
- 笔试:主要考察专业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
- 面试:包括技术面和综合素质面,各种刁钻的问题,就为看看候选人的真实水平和潜力。
- 小组讨论:模拟实际工作场景,观察候选人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项目实战:给候选人布置一些实际的项目任务,让他们在实践中展示自己的能力。
整个过程下来,那真是累得够呛。特别是面试环节,一天要面好几个人,各种奇葩问题都遇到,有的候选人紧张得说不出话,有的滔滔不绝却言之无物,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经过几轮筛选,我们终于选出一批比较有潜力的候选人。就是“培养”环节。我们给每位候选人配备导师,都是公司里的技术大牛或者业务骨干,负责指导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学习。
我们还为他们量身定制一套培训计划,包括技术培训、业务培训、管理培训等等。每周还会组织一次分享会,让大家互相交流学习,共同进步。
在这期间,我一直密切关注着这些“新秀”们的成长。有的进步飞快,很快就能独当一面;有的则遇到瓶颈,需要更多的指导和帮助。看着他们一点点成长,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
几个月下来,“火箭队选秀”计划也算初见成效。不少“新秀”已经在各自的岗位上崭露头角,为公司创造不少价值。也有一些“新秀”因为各种原因,最终没有留下来,但我们相信,这段经历对他们来说也是一次宝贵的成长。
总结一下这回经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
- 选人要准:不仅要看能力,更要看潜力和价值观。
- 培养要用心: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
- 激励要到位:要让大家感受到公司的重视和关怀,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火箭队选秀”计划虽然累,但真的很有意义。希望未来我们能继续完善这个计划,为公司挖掘和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