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到2023年猪价会涨价吗,2023年的育肥猪有没有变动?
有变动。目前生猪价格影响因素陆续从供应端转移到需求端,从历史数据来看,年内四季度需求明显好于三季度,以上将月度猪肉消费量进行预估,数据显示,理论上(排除今年新冠疫情特殊情况影响)进入10月份,猪肉消费占比环保增加2%左右,11月份环比增加3%左右,需求旺季12月份环比增幅10%以上,但其中腌腊需求能高达50%左右占比。
农村腊肉腌制要提前?
11月下旬,粮价、猪价纷纷下跌,农村腊肉腌制要提前,会涨价吗?
自从今年11月4日政府投放了第七批中央储备肉以后,市场肥猪价格应声下跌,到现在生猪价格连续回落,一些地方已经跌破了每斤12元,现在已经是11月中旬,距离传统制作腊肉、腊肠的最佳季节冬至节也越来越近了。现在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猪肉、粮食价格是由这些商品的上市量和购买力来确定的,如果上市量少,消费者的购买力强的情况下,物价就会涨价,如果上市量多,消费者的购买力弱的情况下,物价就会下跌。每年秋收季节后资本都会大肆炒作玉米和豆粕等饲料原料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今年由于美元增值,人民币贬值,人民币与美元的比值降低10%以上,因此进口玉米、大豆价格相应要提高10%以上。去年国际粮食价格大涨,玉米和大豆连续涨价,中国2022年1-8月玉米进口量总计为1693万吨,同比下滑20.9%。从9月份后国内饲养的生猪大量增加,一般在春节前一年中饲养的60%左右的肥猪是在这个季节出栏的,存栏的肥猪比较多,而且大肥猪吃得多,饲料消耗量大,因此每年这个季节资本都会炒作玉米和豆粕的,这已经形成了规律。炒作饲料原材料的大多数是规模养猪企业,因为这些企业在前段时间就已经储备了大量的饲料原料,他们是母猪饲养、饲料加工、肥猪饲养和屠宰销售一条龙生产,资本是唯利是图,什么有利润就炒什么,前段时间趁豆粕青黄不接的季节炒作玉米、豆粕,使玉米、豆粕价格大幅度攀升,达到了历史最高价格水平。现在国内生产的粮食、进口的粮食大量进入了市场,同时由于肥猪大量出栏,饲料消费量下降,现在国内玉米、豆粕价格逐渐下降,饲料价格也相应下降。猪肉逢节必降已经形成了一个规律,为什么现在猪肉是逢节必降呢?现在是市场经济,政府不能制定物价,但是必须调控物价,现在的蔬菜经济的物价是由市场的供求状况来确定的,逢年过节,屠宰企业好猪肉零售商就会共同哄抬物价,造成节日期间的高肉价,如果猪肉价格上涨过快过高,政府就会投放中央储备猪肉来平抑市场猪肉价格,使普通百姓能够有能力购买到平价猪肉。现在人们的传统消费习惯发生了改变,自从2019年6月份猪肉价格暴涨以来,每年加工腊肉的数量和时间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加工制作腊肉的时间提前了,如去年西南地区制作腊肉时间提前到11月份猪肉价格比较低的季节加工,曾经有报道说西南地区某个地方消费者大量购买猪肉价格腊肉、腊肠,一家在阳台上晾晒几百斤腊肉制品。过去西南地区加工腊肉是在每年的冬至节前后,现在西南地区现在制作腊肉、火腿大多数人家都是提前制作,不像过去那样集中在冬至前后制作。现在一般是在9月份后气温降低后、猪肉便宜的季节制作,真正到了冬至前后猪肉价格涨价时腊肉制作的人家已经非常少了,并且过去制作腊肉是为了满足一年四季对猪肉的需求,现在一年四季都有新鲜猪肉销售,因此制作腊肉的人家越来越少了。制作香肠、叉烧、坛子肉等消耗猪肉数量是比较少的,而且也没有同过去那样专挑比较寒冷的冬季加工。在我们贵州省黔西北地区,自从2019年猪肉价格暴涨后人们就大量减少腊肉的制作,平常想吃腊肉可以去农贸市场购买,过去我们这里每家每年都要制作上百斤猪肉的腊肉,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制作了。同时腌熏肉吃多了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主要是腊肉在熏烤时如果熏烤的火温达到160-200度,会导致腊肉产生如苯并芘、四二甲苯等一级致癌物,多吃这种腊肉就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另外如果腊肉保存条件差,保存时间长,腊肉就容易生长许多黄曲霉菌,黄曲霉菌会产生黄曲霉毒素,吃了感染黄曲霉菌的腊肉当然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现在吃腊肉的人越来越少了。今年与去年一样,我们这里许多人家户已经完成了腊肉的加工。许多养猪人把猪肉涨价的希望寄托在人们加工腊肉的季节,到传统加工腊肉季节时就会有大量的肥猪出栏上市,到那时将出现猪肉供大于求,价格只能下跌。大家都考虑提前价格制作腊肉,猪肉的需求量就会大幅度增加猪肉价格就会上涨,但是猪肉价格不可能大幅度上涨,猪肉价格每斤在15—20元是大概率的事情。因为一是有政府的调控,如果加工腊肉的消费者过多,猪肉消费量增加过快,猪肉价格必然大涨,为维持猪肉的正常供应,政府就会及时采取投放储备猪肉措施来调控市场猪肉价格,使猪肉价能够维持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多年的调控实践已经充分证明了,只要政府出手干预,猪价低与成本价可以调控回升,高价猪肉可以平抑而下跌。二是今年消费者的购买力普遍下降,尤其是西南地区,今年贵州省、四川省、重庆市、云南省的许多地方发生了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这些省是价格制作腊肉的主要省份,近三年来由于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影响,消费者的收入明显减少,特别是今年疫情比较严重,众所周知,如果某地发生了疫情,这个地区将被封闭管理,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要实行静默防控,禁止人们聚集和外出,这样造成人们没有办法外出工作,不上班就意味着没有收入,商店关门,工厂停工。冬季消费猪肉量最多的西南地区今年发生疫情比较严重,常年外出打工的农民工长期不能外出打工,经过长时间的封闭,经济收入大幅度减少,普通百姓购买力大幅度下降,消费者重点是解决温饱问题,就没有能力购买猪肉加工腊肉了,现在农贸市场上猪肉的销售量是非常差的,市场比较疲软,有人说现在农贸市场卖猪肉的比买猪肉的人多,也就是说购买猪肉的消费者大量减少,过去农贸市场的猪肉摊位前是人头攒动,现在可以说是门可罗雀。社会购买力的下降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猪肉的消费,从而抑制了肥猪价格的上涨。因此我认为今年肥猪价格在11月下旬是缓慢上涨,达到春节前猪价的高峰期,但是不可能大幅度上涨,也就是今天涨五毛,明天跌八毛的状况,猪价是持续缓慢下跌的。肥猪价格维持在每斤11—13元,猪肉价格每斤在15—20元是大概率的事情,这样养猪人有适当的利润,而且普通百姓能够或多或少消费猪肉,猪价要与百姓的消费水平相适应,如果价高,猪肉有价无市,也不能兑现落袋。现在每斤肥猪的生产成本在7.50—8.50元,就是饲料持续涨价,现在每斤在2元左右,每斤饲料就涨价0.1元左右,每斤肥猪的生产成本增加就是0.40元左右,每斤肥猪生产成本没有超过9元,现在只要肥猪价格高于10元就有利润可赚的。现在虽然肥在价格持续下跌,但是许多地方肥在价格仍然维持在每斤13元左右,也就是说现在出栏一头300斤重的肥猪利润仍然是超过1000元,在国内各个行业不景气的情况下,养猪已经是暴利产业了,如果长期维持这么高的利润,谨防社会资本大量涌入养猪业,那么2020年养猪亏本的状况将要重现。猪价真的到底要反弹了吗?
元宵节过后,全国猪价一改“颓靡”,随着猪肉收储消息的发布,猪价更是“节节高”,养殖端也开压栏观望,进一步助力猪价上涨,多方因素的影响,养殖户有一种猪价已经触底反弹的心态,那么猪价真的触底反弹了吗?
业内人士分析称,节后市场供需错配延续,猪价将仍然承压。据猪好多数据监测,目前猪粮比价已进入过度下跌一级预警区间,继续下去只会越养越亏。
从供应端来看,目前市场仍有10%左右的大肥未消化完毕,此部份压力已延续至年后,与此同时,规模猪企整个2月计划销售量环比1月仍在增加。
从需求端来看,春节后是传统的猪肉消费淡季,虽然疫情封控已经放开,但是经济恢复需要时间,居民对于猪肉的消费能力尚不足以支撑猪价。
不过,养殖户也不必过于悲观,纵观2023年整年,利好猪价的因素是多于往年的,一是去年四季度猪肉消费不及预期,说明居民腌腊、灌肠较少,居民随买随吃,增加鲜肉需求;二是随着我国疫情封控结束,经济开始好转,大环境的影响将带动猪肉消费增加,支撑猪价进一步恢复性上涨;三是官方调控也越来越有经验,必要时会及时出手干预,确保生猪市场稳定发展。
按照业内的预计,猪价拐点或在第三季度出现,您觉得会在何时呢?将您的答案打在评论区!
明年将成为生猪散养户困难的一年?
据朱增勇数据分析显示,在2022年10月猪价涨至年内新高时,每头生猪盈利超1000元,11月份的生猪价格虽受官方调控,以及供需端博弈的影响有所下滑,但每头生猪依旧有800-1000元的盈利。
生猪 遥想上半年,出栏一头生猪亏损300-500元,两个时间段的行情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总的来看,2022年养殖户出栏一头猪仍约有400元的利润,不过明年或将是养猪散户“困难”的一年,这是为啥呢? 第一,生猪产能。据官方数据显示,2022年三季度末全国能繁母猪现阶段正处于合理区间。虽然10月份的数据还未披露,但考虑到下半年猪价一路“飙涨”,能繁母猪存栏量大概率呈现上涨趋势。 根据生猪养殖周期来看,现阶段的能繁母猪存栏量对应明年5-6月的生猪出栏量,2023的上半年生猪产能应该是会过剩。 第二,饲料价格。养猪成本直接影响了养猪户的利润,随着饲料成本的增加,养殖利润进一步被压缩。近期,大北农、安佑等饲企接二连三涨价,大致在300元/吨左右。而饲料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豆粕价格的高涨,受密西西比河水位下降的影响,美豆运输困难重重,国内到港进口豆不足,国内油厂开机率下降,豆粕库存偏紧,但进入2023年后,豆粕价格或许会随着大豆进口数量增加而下降,不过由于生猪产能处于高位水平,饲料需求较大,饲料价格下跌空间有限。大豆 散户应该何去何从? 个人认为,养殖散户应该警惕疾病风险,做好防控措施,提升生猪管理技术,了解畜牧业养殖政策做好环保,将养殖风险降到最低!23年猪价高点在几月?
猪肉价格的高低也是遵循猪周期,考虑的因素很多,目前只能推断2023猪肉价格高点应该在三季度到四季度,9月10月期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