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几个,今儿个咱又凑一块儿聊聊球。我寻思着,打篮球这事儿,不光是比谁跳得高、投得准,里头道道多着。就说那“挡拆”,我估摸着不少刚摸球的兄弟可能跟我当年一样,听着耳熟,但具体咋回事儿,还真有点迷糊。
想当年我刚迷上篮球那会儿,在场边看那些老球皮打球,嘴里老喊什么“打个挡拆!打个挡拆!” 我一听就纳闷,这“挡”我倒是能明白点,不就是拦一下嘛可这“拆”是拆啥玩意儿?难不成是要把对方防线给拆了?还是说配合不好就要拆伙?那时候真是瞎琢磨,挺可乐的。
我是咋琢磨明白这个“挡”字的
看得多了,自个儿也慢慢下场跟着瞎跑跑,就逐渐有点开窍了。先说这个“挡”。不复杂,就是一个不拿球的兄弟,得有眼力见儿,主动跑过去,站到持球队友和防他那哥们儿中间,用自个儿的身体当个桩子,或者说像堵墙,给队友挡一下。关键是你得站稳当了,不能对方一过来你就晃或者伸手拉人,那裁判哨子一响,一个“移动掩护”犯规就给你了,白忙活。
这么一挡,拿球的队友不就有机会了嘛要么是能甩开一步,直接突破;要么是能争取到一点点时间,从容地投篮或者传球。反正,目的就是给持球人创造点空间和时间。
那“拆”又是咋回事儿?
光挡住了还不行,你不能老在那儿杵着。挡完了,紧接着就是“拆”。这个“拆”字,我琢磨了好久才明白。它不是让你去搞破坏,而是挡完人之后,那个做掩护的兄弟,要赶紧根据场上情况跑位。
怎么跑?比如说,你挡完之后,可以迅速转身往篮下切,这就叫“顺下”,如果对方防守注意力都在持球人身上,你可能就直接空了,接球上篮得分,美滋滋。还有一种是往外线跑,拉到三分线附近,如果对方换防或者补防不及时,你也能得到一个空位投篮的机会。所以这个“拆”,就是要根据防守的反应,灵活地跑出空当来。
这么一来,“挡”和“拆”就连起来了。它不是两个孤立的动作,而是一个完整的配合过程。我这么一说,是不是就清楚多了?
我记得我刚开始在野球场上跟朋友尝试打这个配合,那真是手忙脚乱。要么是我去挡的时候,站位不对,没挡住人,还碍着自己队友了;要么是挡完了,我就愣在原地,不知道该往哪儿跑,队友拿球干瞪眼。
后来慢慢练,有点默契了,才体会到挡拆的妙处。最爽的一次,是我给一个哥们儿做挡拆,他利用我的掩护直接杀进内线吸引了防守,然后一个不看人传球给我,我顺下接球轻松打进。 那感觉,比自己进球还舒坦!
现在看那些职业比赛,人家那挡拆玩得才叫炉火纯青。高位挡拆、牛角挡拆、假挡拆真突破、挡了之后外弹投三分……花样百出,真是把这简单的配合玩出了艺术感。
要我说这“挡拆”是啥意思,说白了,就是一个球员用身体给持球队友挡住防守人,创造进攻机会,然后做掩护的球员再迅速跑位,寻找下一次进攻机会的这么一个两人配合。 听着简单?但里头的学问可不浅,时机、角度、后续的跑位选择,都挺讲究的。
我听说这玩意儿,英文叫“Pick and Roll”,好像是咱们国内一位篮球解说前辈给翻译成“挡拆”的,真是既形象又到位。这招在篮球场上可是太常见也太管用了,可以说是进攻战术里的常青树了。
今儿个就先分享这点我自个儿琢磨“挡拆”的经历,希望能给刚接触篮球的兄弟们一点小小的启发。下次咱上场,也可以多琢磨琢磨这配合,挺有意思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