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就来唠唠我琢磨“斯莫拉”这事的儿。也不是啥高大上的东西,就是前阵子家里捣鼓,发现真得学学人家那种过日子的劲头。
起因是家里杂七杂八的东西越来越多,看着就心烦。想着得弄个啥玩意儿收纳一下。跑去家具城转悠了一圈,要么贵得离谱,要么样子丑,要么就是不结实。回来路上就琢磨,以前看网上说瑞典那边的斯莫拉地区,人穷,地方也一般,但愣是能把日子过还搞出了宜家,那肯定有门道。
我就想,咱也学学这精神呗。不就是动手嘛,自己搞!
动手前的准备
先是在网上扒拉各种资料,看人家是怎么利用空间的,怎么做东西的。发现核心就是简单、实用、不浪费。行,目标明确了。我需要一个小架子,放在角落里放点书、零碎玩意儿啥的。
接下来就是找材料。没去买啥高级木材,就找了些之前装修剩下的边角料,还有几个旧箱子拆下来的板子。工具嘛家里锤子、锯子、螺丝刀这些基本的都有。缺个卷尺,赶紧去楼下五金店买了一个。
开干!过程记录
第一步,量尺寸,画图纸。这个不能马虎,虽然咱追求糙一点,但基本结构得稳当。在纸上大概画了个样子,标好长宽高。
然后就是锯木板。这活儿真是个体力活,尤其是手锯,吭哧吭哧半天,弄得满头大汗。锯得歪歪扭扭的地方,还得拿锉刀慢慢磨平。这时候真体会到不容易了。
- 先把主要的几块板子锯出来:底板、顶板、两块侧板、几块隔板。
- 然后是对孔位,准备用螺丝固定。这个得小心,钻歪了就麻烦了。
- 开始组装。先把侧板和底板、顶板固定起来,形成一个框架。
- 接着安装隔板。量好位置,固定住。
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比如有块板子尺寸稍微有点偏差,硬塞塞不进去,只能拆下来重新锯。还有拧螺丝的时候,有的地方木头硬,费老大劲。中间几度想放弃,去他娘的,直接买一个得了。但转念一想,不行,得坚持,这不就是学人家斯莫拉的劲儿嘛遇到困难就克服。
敲敲打打,拧拧改改,折腾了差不多一个下午。
最终成果与感受
一个看着有点“手工痕迹”的小架子总算是立起来了。虽然边角处理得不那么完美,漆也没上,但放上东西后,还真挺像那么回事儿!关键是,稳当,能放东西,解决了实际问题。
看着这个自己捣鼓出来的玩意儿,心里那叫一个舒坦。这可能就是“斯莫拉”给我的启发。不一定非要花多少钱,买多好的东西,关键是用心去琢磨,动手去做,把现有的资源利用起来,解决自己的需求。这种自己动手搞定事情的感觉,踏实!
这回实践对我来说,不只是做了个架子,更多的是体验了那种面对资源有限,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挺以后家里再有啥小修小补、小制作的,咱也能更有底气地自己上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