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NBA发展联盟,我当初也是琢磨了好一阵子。
我就挺好奇的,老看新闻说哪个球员被下放到发展联盟了,或者从发展联盟给召回来了。感觉就像是NBA球队的一个……怎么说,一个后备仓库?或者说是个练级的地方?反正就是给NBA输送人才,或者让一些暂时打不上球的球员有个地方待着。
我就去稍微了解了一下这个过程。最早它不叫现在这个名字,好像叫什么NBDL,后来又改成D-League,兜兜转转换了好几个名字,现在叫G联赛(G League),据说是跟那个运动饮料合作了。你看,这名字换来换去的,就能感觉出来它是一步步发展过来的。
成立的时间也不算特别长,大概是2001年的样子。那时候球队也没几支,挺简陋的。不像规模大多了,几乎每个NBA球队都有一个自己下属的发展联盟球队,关系都挺明确的,谁是谁家的小弟,一清二楚。
我当时是这么理解的:
- 练新人: 很多刚选秀进来的年轻人,一下子可能还适应不了NBA的强度,或者球队暂时没位置,就把他们先放到发展联盟去打怪升级,多打比赛,找找感觉。
- 给机会: 有些落选秀,或者在海外联赛打球想来NBA试试的球员,发展联盟就是个不错的跳板和展示自己的平台。打得好了,说不定就被NBA球队看上了,签个短合同啥的。
- 球员康复: 有些NBA球员受了大伤,恢复期需要慢慢找状态,也会先到发展联盟打几场比赛适应一下。
- 战术试验田: 有时候NBA球队也会让发展联盟的附属球队跑跑自己的一些新战术、新打法,看看效果。
所以你看,它的作用还挺多的。虽然比赛水平肯定跟NBA没法比,场馆、关注度什么的也差一大截,但它确确实实是NBA整个体系里挺重要的一环。
我记得我那会儿查资料,还看到说,以前有些NBA球队跟发展联盟球队是共用的,好几支NBA队共用一支发展联盟球队。后来慢慢地,大部分球队都有了自己的专属队伍,这样管理起来、球员调配起来就方便多了。
整个过程看下来,感觉就是NBA为了让自己的球员储备更厚实、更有层次,搞了这么一个配套的联赛。球员在这里流动也挺频繁的,今天可能还在发展联盟拿低薪,明天说不定就上了NBA的大名单,人生起伏还挺大的。
我个人实践下来理解到的就是,这NBA发展联盟,就是NBA的人才培养基地和缓冲带,挺实在的一个存在。虽然名字换来换去,但核心的功能一直没变,就是为NBA服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