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斯巴达”这个事儿,不是说那个古希腊城邦,是我自己实践中的一点体会。
大概是前年,我手上负责一个项目,一开始摊子铺得老大,大家想法很多,你加个功能,他要个优化,需求列表拉出来能吓死人。项目进度嘛自然是一拖再拖,眼看就要黄了。
那时候真是头大,每天开会就是扯皮,代码改来改去,净做无用功。我寻思这样下去不行,得下猛药。突然就想到了“斯巴达”那套,虽然咱不能真搞体罚啥的,但那种极简、残酷、只求生存和胜利的精神,我觉得可以借鉴一下。
我的“斯巴达”实践
于是我决定对这个项目来一次“斯巴达式”的改造。怎么搞?
- 第一步,砍需求。 我开了个会,态度很强硬,直接把需求列表从头到尾捋了一遍。凡是不是核心功能、不是没它就活不下去的需求,全部砍掉。不管是谁提的,不管之前讨论得多热闹,一刀切。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觉得可惜,但我坚持住了,告诉他们:“先活下来,再谈别的。”
- 第二步,定死规矩。 重新定了非常严格的开发流程和时间节点。每天早上站会,不超过15分钟,只说三件事:昨天干了今天打算干遇到啥问题需要谁帮忙。谁要是跑题、超时,我直接打断。沟通尽量用最直接的方式,少点没用的客套和废话。代码提交、测试,都定了硬指标,完不成就有“惩罚”——当然不是体罚,可能是周末需要自己加班补上,或者在团队内部做检讨。
- 第三步,聚焦核心。 整个团队的目标只有一个:在规定时间内,把最核心的功能做出来,能跑通就行。界面丑?不管。性能不是最优?先放放。有些边界情况没处理?只要主体流程没问题,暂时忽略。那段时间,整个团队的氛围就是高度紧张,目标极其单一。
- 第四步,资源倾斜。 把所有能调动的人员、设备资源,全部压到这个核心目标的实现上。其他所有旁枝末节的事情,要么暂停,要么找其他人先顶着。就是要确保这个“斯巴达冲锋”不受干扰。
刚开始推行的时候,阻力不小。有人抱怨太死板,有人觉得不人性化。我也知道这样搞大家肯定不舒服,但没办法,项目要活命,只能硬着头皮上。我那段时间也挺累的,不仅要顶住压力,还要不断给大家打气,强调我们这是在“求生”。
过程确实挺“残酷”的,有点像电影里演的,为了最终目标,牺牲掉了很多舒适和“人性化”的东西。我们把所有精力都集中在刀刃上,其他的一概不理。
结果怎么样?
项目最终是按时交付了核心功能。虽然上线版本看起来很“简陋”,甚至有点“丑”,但它能用,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后续我们才慢慢地在这个基础上,逐步把之前砍掉的一些重要功能和优化给加回来。
这回经历让我体会挺深的。有时候,面对复杂混乱的局面,采取这种看似极端、甚至有点“不近人情”的“斯巴达”方式,聚焦核心,强制简化,反而是最有效的解决之道。这种方法不能常用,毕竟团队氛围和成员感受也很重要,但作为特殊时期的特殊手段,确实管用。就像斯巴达人为了生存和战斗力,牺牲了很多东西一样,咱们在项目中,有时候也得为了保住核心目标,做出一些“残酷”的取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