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今天聊聊我在美国这边“置业”的一点经历,谈不上什么“大地主”,就是自己瞎折腾的一个过程记录。
为啥琢磨这事儿
起初,也没真想过要在美国买地当什么“地主”。主要是年纪上来了,总想着手里得有点实在东西抓着才踏实。年轻时候光顾着忙工作,挣点钱也就花了,没留下后来看看新闻,嚯,这家伙,什么比尔盖茨,还有些咱们不认识的大老板,都在美国买了大片大片的土地,动不动就好几百万亩,听着跟天文数字似的。
咱普通人肯定没那实力,但心里就有点痒痒了。想着人家那么有钱都看好这土地,是不是有它的道理?再加上自己也经历过一些工作上的变动,觉得还是有个自己的窝,或者说有块自己的地,心里能更稳当点。
开始摸索
有了这念头,就开始自己瞎琢磨、瞎打听了。一开始真是一头雾水,美国这疙瘩买地买房跟咱们国内思路不太一样。啥都得自己去了解,或者找人问。
- 第一步是看钱袋子: 咱得先掂量掂量自己有多少家底,能干多大的事。这玩意儿不是一拍脑袋就行的,得实打实地算账。
- 第二步是了解市场: 我就上网瞎看,看看不同地方的地价、房价大概是个什么水平。也跟在这边待得久的朋友聊,听听他们的经验。发现水挺深,地段、税费、以后维护啥的,都得考虑。
- 第三步是明确目标: 我想明白了,咱不是要去当农业大亨,也不是要搞什么大开发。就是要个实在东西,或许以后能传下去,或许就是给自己找个念想。所以目标就定得比较实际,没去看那些贵的离谱的大庄园,就瞅准了一些相对偏点、价格能接受的小块土地或者小房子。
动真格的了
琢磨得差不多了,觉得这事儿能干,就一咬牙,开始行动了。这个过程真挺折腾人的。
找目标: 花了不少时间在网上筛选,也实地去跑了几个地方。有的地方看着图片不错,实际一看不是那么回事儿;有的地方,价格合适,但感觉周边太荒凉,心里没底。
看中了就下手: 总算找到一个感觉还行的小目标。不大,就是一块地,上面有个挺旧的小房子。位置不算特别但也不算太差,关键是价格在我能承受的范围内。
办手续: 这步是最头疼的。各种文件、各种流程,得找律师、找中介帮忙看。咱英文也就那样,很多东西看得晕晕乎乎,全靠专业人士把关。反正就是一步步跟着走,签字、付款、再签字,来来回回折腾了好一阵子。
成了“小地主”之后
手续都办完了,地契拿到手那一刻,心里确实有点小激动,觉得自己也算是在美国这片地上有“根”了。虽然跟新闻里那些真正的大地主比,我这点家当简直不值一提,但对我自己来说,算是个里程碑。
后续的麻烦: 买了之后也不是就完事了。每年得交房产税,那旧房子得时不时修修补补,地上的草也得管管。这些都是持续的投入,得有心理准备。
一点感想: 回头看看,整个过程挺费心费力的,也花了不少钱。但我觉得还挺值。这不仅仅是买了一块地或者一个房子,更多的是给自己增加了一份安全感和踏实感。看着那些新闻里说谁谁谁又成了美国第一大地主,拥有多少万亩土地,咱也就当个故事听听。咱走咱自己的路,能守着自己这一亩三分地,踏踏实实过日子,就挺
这就是我瞎折腾当个“美国小地主”的经历,分享给大家,希望能给有类似想法的朋友一点点参考。过程不容易,但结果还算满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