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事儿过去有段时间了,但每次想起来,还是觉得挺有意思,也算是我自己实践出来的一点小经验,关于“不甘示弱”这码事。
那会儿刚进一个新项目组没多久,大家都在摸索阶段,我也挺投入的,熬了几个晚上搞出来一个初步的方案思路。本来想着第二天开会正好提出来讨论讨论,结果,有个哥们儿,比我早到会议室,跟领导汇报工作的时候,三言两语就把我那方案的核心意思当成他自己的想法给抛出去了。当时我就坐在旁边,听得是清清楚楚,心里那个火,蹭蹭往上冒。
第一反应,真想当场就拍桌子。 但转念一想,不行,这么干太冲动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显得我气急败坏,格局小了。再说,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抬头不见低头见的,真撕破脸了,以后工作咋开展?我强迫自己先冷静下来,深呼吸了好几口气。
我当时是这么琢磨的
我寻思着这哥们儿为啥要这么干?
- 可能他就是想抢功劳,急着表现自己。
- 也可能他觉得我的想法不错,顺手就拿来用了,没想太多。
- 甚至可能他自己也想到类似的点子了,只是没我这个完整?
不管哪种,直接怼回去效果肯定不我得想个法子,既要让大家知道这想法是我的,又不能显得我斤斤计较,还得把事儿给办了。
我的行动过程
会议上,轮到我发言的时候,我没直接说“那是我的想法”,而是接着他的话头往下说。我先是肯定了一下,“刚才XX同事提到的那个方向确实很有启发性,这让我想到我之前为了解决某个具体问题,熬夜琢磨出的一个框架…”
然后,我非常自然地、详细地把我整个方案的思考过程、解决的关键难点、还有一些他没提到的细节和后续步骤,全都条理清晰地讲了出来。 我还特意强调了几个我当时为了验证这个想法做的初步测试和小数据。这样一来,明眼人一听就知道,这想法是谁琢磨出来的,谁思考得更深入。
整个过程,我语气很平和,就是单纯地在阐述方案,补充细节,态度是合作和探讨的。我没指责任何人,只是把事实摆出来。
的结果?
效果还真不错。领导听完点点头,后来还特意找我聊了几句,问了问方案的更多细节。那个同事,脸上有点挂不住,但也没说后来大家讨论的时候,自然而然地就把这个方案思路跟我关联起来了。
这事儿之后,那哥们儿在我面前收敛了不少。我也没把这事儿放在心上,工作上该怎么合作还怎么合作,只是自己留了个心眼,以后涉及到自己的成果,会更注意沟通和记录的方式。
所以你看,有时候“不甘示弱”,不一定非得是硬碰硬。保持冷静,看清楚状况,然后用一种更聪明、更“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把属于自己的东西拿回来,或者说,保护这可能效果更 职场嘛确实跟人说的那样,有时候真像演戏,不能光凭一股子蛮力,得有点脑子,有点策略。这回实践,也算是给我自己上了一课。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