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看到张云松的消息,说他可能要正式接手北京首钢男篮当主教练了。这事儿,挺有意思的。
我这琢磨了一下,张云松这轨迹,真是够折腾的。最早那会儿,大家伙儿都记得他是场上那个“拼命三郎”,打球那股劲儿没得说。后来退役了,也没闲着,好像先去带青年队了,然后又去执教女篮。
女篮那边干得咋样先不说,后来不是又不当教练了嘛说是升了,成了俱乐部的副总,还是常务的,管挺多事儿。这管理岗干着干着,突然又要把他摁回教练席,还是男篮主教练这么个烫手山芋的位置。
我自个儿也经历过类似岗位调来调去的情况,虽然不是篮球这行。感觉就是,领导觉得你需要你,就把你往那儿一放。有时候是你真行,有时候是实在没人了,或者说请的大牌教练没谈拢,内部先顶上再说。
这过程看着就累
你想:
- 角色变太多: 球员思维、教练思维、管理层思维,这几个差别老大了?来回切换,一般人真顶不住。
- 压力山大: 特别是北京队,球迷期望高,成绩稍微差点儿,那骂声能把你淹了。从管理层又回到一线主教练,这压力能一样吗?
- 时机微妙: 报道里不也说了嘛好像是接触了好几个名帅没成,才轮到张云松。这种情况下接手,心里能没点儿想法?能不觉得别扭?
感觉这就跟咱们平时工作似的,有时候一个项目搞砸了,或者负责人跑路了,临时抓个人顶上,也不管你之前是干嘛的,反正先把这摊子事儿接下来再说。张云松这感觉,多少有点儿“救火队员”的意思。
不过话说回来,他毕竟是老首钢了,对球队感情深,情况也熟。俱乐部估计也是看重这点,觉得他能稳住局面,用“铁腕手段”调整调整,说不定能带队走出之前的“阵痛期”,冲一冲好成绩。
最终能不能成? 这真不好说。当球员厉害,不代表当教练就一定行;当管理层思路清晰,也不代表临场指挥就没问题。只能说,看着,希望他能把这复杂的局面给捋顺了,别把自己也给陷进去。反正这过程,对他自个儿来说,绝对是个大考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