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古拉特,我这儿还真有点儿实践记录,不过不是啥正经技术活儿。
主要是当年看球,荷兰那个辫帅古利特,印象太深了。那时候自个儿还是个毛头小子,觉得他那造型,简直酷毙了。不光球踢得那一头小辫子,跑起来多带劲儿。
我的“古拉特”实践之路
那时候年轻嘛也想捯饬捯饬自己,就琢磨着能不能也整个他那种发型。心里痒痒得很,觉得要是弄成那样,走路上肯定回头率百分百。
说干就干,我就跑去找了个理发店。那时候不像这种稀奇古怪的发型要求,理发师傅都见怪不怪了。我找的那家店,老师傅还在用最老式的那种推子和剪刀。
我坐下来,比划了半天,说想弄成古利特那样,满头的小辫子。结果师傅一听,拿着梳子的手都停了,那眼神,啧啧,跟我看怪物似的。他估计心里在想,这小子是不是脑子进水了。
师傅跟我解释半天,说我这发质不行,又硬又直,根本编不起来,就算强行用药水啥的弄了,也保持不住,效果肯定跟电视里看的不一样,而且贼难打理,洗头都费劲。他说古利特那是天生的发质,跟咱亚洲人不一样。
- 师傅检查了我的头发,捏了捏,摇摇头。
- 然后,他开始给我讲道理,分析发质差异。
- 他描述了强行弄的后果,比如伤头发、不好看、难维护。
- 他直接劝我放弃这个念头。
折腾半天,师傅看我还是有点不死心,就给我稍微烫了烫,让头发显得蓬松一点,卷了卷,跟我说:“小伙子,这样就挺精神了,洋气!咱这头发就这样挺别瞎折腾了,伤头发还费钱。”
得,我的“古拉特实践”就这么草草收场了。看着镜子里那个烫得跟方便面似的头,跟古利特的潇洒差了十万八千里。实践证明,有些东西看看就真要自己上手模仿,那完全是两码事,尤其是在硬件条件不允许的情况下。
后来想想,当时就是图个新鲜,瞎折腾。不过那次碰壁也让我明白,还是得找适合自己的路子,不管是发型还是别的不能光看别人酷炫就盲目跟风。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