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琢磨了一下那个叫伍德曼的摄影师,弗朗西斯卡·伍德曼。不是说要搞得多专业,就是自己手痒,想试试看能不能抓住点她那种感觉。
一开始就是偶然看到几张她的照片,黑白的,人影模糊,有时藏在角落里,有时和墙纸融一块儿了。挺特别的,跟我平时拍的那些大头照、风景照完全不一样。就觉得,欸,这有点意思,我也来捣鼓捣鼓。
实际搞起来
我就翻出来我那台老数码相机,虽然不是胶片的,但想着先试试感觉。家里也没啥正经摄影棚,就清理出一块白墙,地方不大,勉强够用。
然后就开始了。学着她的样子,把相机放三脚架上,调个自拍延时。第一次尝试,我就站在那儿,摆了几个自以为有点“艺术感”的姿势。拍出来一看,傻乎乎的,跟人家那感觉差远了。就是一张普通的、光线还不怎么样的自拍照。
我就意识到,这玩意儿不是摆个姿势那么简单。我又去翻了翻她的照片,仔细看。感觉她的照片里,她自己好像不是主角,更像是空间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在跟那个空间较劲、躲藏。有点不安,有点脆弱,但又好像挺倔强。
第二次尝试,我换了个思路。不再想着要“好看”,而是想怎么把自己“塞”进那个角落里。我试着调慢快门,然后在曝光的时候稍微动一下,制造点模糊感。还找了块旧布盖在身上,或者躲在椅子后面,只露出一部分身体。
这么瞎折腾了一个下午,拍了不少。大部分还是没法看,要么糊得不成样子,要么就是感觉做作。但有几张,确实有点那个意思了。不是说拍得多而是照片里那种别扭、躲闪的感觉,好像抓住了一丝丝。
拍的时候挺不自在的。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镜头扭来扭去,藏来藏去,感觉自己像个神经病。但这个过程也让我琢磨,她拍照的时候是不是也有这种感觉?或者说,她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来表达内心的某些东西?
相机没电了,我也累了。收拾东西的时候,看了看拍的那些,觉得这回实践,结果不重要,重要的是中间那个琢磨和尝试的过程。理解一个人的创作,光看是没用的,得自己动手去试试,哪怕只是模仿个皮毛,也能体会到一点不一样的东西。
这回关于伍德曼的实践,对我来说,就是一次挺私人的体验。没搞出啥大作,但确实让我对摄影,或者说对“看”与“被看”,有了点新的想法。就这么个过程,记录一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