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分享:梅登
说起“梅登”(Iron Maiden),我这儿得唠唠我自个儿的经历。那都是挺早以前的事儿了,那时候听歌远不像现在这么方便,手指头点点啥都有。我记得是偶然搞到一盘他们的磁带,封面挺吓人,一个骷髅似的怪家伙,后来才知道叫艾迪(Eddie)。
初次接触,有点蒙圈
刚开始听,老实说,有点吵。那时候流行歌听得多,软绵绵的,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吉他哇哇叫,鼓点咚咚咚砸得飞快,主唱嗓门又高又亮,唱的词儿也听不太懂,好像是啥战争、历史、神神叨叨的东西。跟我平时听的那些情爱的完全不是一个路数。第一感觉就是,这玩意儿,带劲!但又有点儿摸不着头脑。
反复琢磨,沉迷其中
也不知道为就是忍不住翻来覆去地听。那盘磁带被我听得都快没声儿了。慢慢地,就听出点门道了。不光是吵,里面那吉他,两条线拧在一块儿,跑得飞快,特别有旋律。还有那贝斯,声音很突出,一直在底下哒哒哒地跑,稳得很。主唱的声音越听越有味道,特别有穿透力。后来想方设法又搞了几盘他们的磁带,一头就扎进去了。
- 把歌词本翻烂了,对着那些看不懂的英文瞎琢磨。
- 省下零花钱就为了去淘他们的“打口带”或者后来出的CD。
- 没事儿就跟着哼哼,虽然高音上不去,但就是觉得过瘾。
手痒尝试,纯属娱乐
听多了就手痒,那时候家里有把破木吉他,我就试着扒拉他们的歌。结果?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他们的歌太复杂了,速度快,变化多。我连最简单的riff(重复段)都弹不利索,更别提那些solo(独奏)了,简直是天书。试了几次就放弃了,老老实实当个听众得了。不过这个过程也让我更佩服他们,这得下多少功夫练。
回看感慨不少
现在各种乐队也多,国内国外的,来来去去挺热闹。有时候听听新歌,感觉技术都挺设备也先进,但就是觉得少了点可能是少了点当年“梅登”给我的那种原始的冲击力,那种纯粹的、不掺假的摇滚劲儿。你看“梅登”乐队,老头子们都多大岁数了,还全世界跑着演出,台底下照样人山人海。这本身就挺牛的。
对我来说,“梅登”不光是几首歌,更像是我年轻时候的一段记忆,一种特别的体验。虽然我没能像他们一样玩音乐,但他们那种坚持和猛劲儿,确实影响了我不少。有时候觉得累了、烦了,翻出他们的老歌听听,好像又能找到点力气。这大概就是他们音乐的魔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