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得跟大家唠唠这个“基洛”潜艇。咋说,一开始我也就是听别人老提,什么“大洋黑洞”之类的,听着挺玄乎。就想着,不行,我得自己搞搞明白这到底是啥玩意儿。
摸索阶段
刚开始嘛两眼一抹黑,就在网上瞎搜。先是知道了这玩意儿是苏联那会儿搞出来的,正经名字好像叫啥877型“帕尔图斯”,北约那边给起了个代号叫“基洛”,Kilo,得,这下好记多了。看介绍说,这东西主要是柴电的,不是那种一直憋水里不用出来的核潜艇。
然后我就琢磨,这玩意儿是干嘛用的?资料上说,主要是在家门口,或者不太深的海里活动,打打别人的船,搞搞别人的潜艇,有时候也偷偷摸摸去布个雷,或者搞点侦察什么的。用途还挺广。
刨根问底
看着看着,问题就来了。一会儿说877型,一会儿又蹦出来个636型,还有什么改进型636.3,甚至还有个EKM型说是出口用的。给我整得有点蒙圈。
我就耐着性子一点点捋:
- 老大哥877型: 这算是最初的版本,七十年代开始搞,八十年代初下水。双层壳,水滴造型,块头不算小,水下跑得不算慢,能带十好几枚鱼雷。
- 改进版636型: 这个好像是在877基础上改的,说是更安静了,可能设备也升级了。后来咱们国家好像也买了这种,还有更后面的636M型。
- 出口型877EKM: 这个就是专门卖给外国的,我看资料说咱们早期买的就是这个型号。好像吨位、速度、带的家伙(鱼雷、导弹)都比原版有提升。
- 最新的636.3型: 这是俄罗斯现在自己用的比较新的型号,看新闻说还在造,好像还能打陆地目标的导弹了。
这么一捋,才算稍微清楚点,原来这“基洛”也是个大家族,不断在改进升级。
为啥叫“黑洞”?
这个外号挺有意思。我就专门去查了下。原来是因为这潜艇在水下特别安静,不容易被发现。你想,大海里黑漆漆的,它又没啥动静,跟个黑洞似的,进去了就出不来(被干掉的意思),难怪西方那边会这么叫它。不得不说,这静音技术确实有点东西。
实践感受
整个过程扒拉下来,感觉就是,这“基洛”潜艇确实是个挺经典的设计。从苏联时期一直用到还卖到那么多国家,肯定有它的过人之处。虽然现在有更新的技术,比如那个啥AIP(不依赖空气推进),咱们自己也搞了很厉害的039系列潜艇,但“基洛”这老将,尤其是一些改进型号,在很多国家海军里估计还能再战不少年。
了解这些东西,虽然不像实际去操作那么直观,但对我来说,也算是一次挺有意思的“实践”了。从一头雾水到大概能跟人聊几句,把这些型号、特点啥的自己弄清楚,感觉还是挺充实的。下次再听到“基洛”,咱心里就有谱多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