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我这人以前有个毛病,就是特别怵头公开讲话,或者说是在稍微正式点的场合表达自己的看法。不是没想法,就是觉得当着人多说出来,浑身不自在,总感觉说不好要丢人。
一上台就哆嗦,脑子也容易一片空白,明明准备挺好的东西,到时候就讲得七零八落。这些年工作里,能躲就躲,尽量避免这种场合。别人可能觉得我是不是不爱分享,或者没啥见解,就是心里那道坎儿过不去。
本来,这毛病躲着也就躲着了,平时工作闷头干活就行。但去年,情况有点变化。公司搞了个内部的技术经验分享会,不知道怎么回事,领导就点名要我去讲讲我之前负责的一个小项目。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完了,躲不掉了。
那段时间可真够呛。心里那个焦虑,晚上都睡不太踏实。我开始琢磨这事儿,是硬着头皮上,还是想办法推掉?推掉的话,好像显得我太不上进了,而且领导都点名了。硬着头皮上,又怕到时候出糗,搞砸了更难看。
后来我横下心,觉得老是这样也不是个事儿。都这把年纪了,还被这点事儿给拿捏住,说不过去。那就干!
接下来就是准备过程了。我把自己关在会议室里,开始写稿子,梳理思路。不像以前那样想着怎么说得天花乱坠,这回我就想着,怎么把事情说明白就行,用最简单直接的话。稿子写了改,改了又写,反反复复弄了好几遍。
然后就是练。对着电脑屏幕练,自己小声嘟囔着练。一开始还是老样子,说着说着就卡壳,或者声音发虚。我就录下来自己听,听听哪里不顺,哪里表达不清。找出问题再改,再练。就这么来来回回折腾了差不多一个星期。
过程挺痛苦的,好几次都想放弃。但心里有个声音就说,你得试试,不然永远不知道自己行不行。这可能就是跟自己较劲。
到了分享会那天,心跳得还是很快。轮到我的时候,深吸了好几口气,拿着打印出来的稿子就走上去了。底下坐着同事和领导,灯光一打,还是有点晕。
我没去看太多人的眼睛,就盯着我的稿子,按照我之前练的,一字一句地开始讲。讲着讲着,好像也没那么紧张了。可能是因为准备得比较充分,也可能是因为把预期放低了,就想着把事儿说明白。中间虽然也有点小磕绊,但总体还算流畅地把整个过程讲完了。
下台的时候,腿还是有点软,后背也出了点汗。但是,心里头感觉特别不一样,像是搬开了一块压了很久的大石头,轻松了不少。
也不是说,经过这一次,我就一下子成了演讲高手,那不现实。但对我来说,最大的收获是,我敢去面对这个我一直害怕和回避的事情了,并且我发现,我能把它做下来,虽然做得不完美。这个“敢”和“能”,对我来说,就是一种“逾越”。跨过了自己心里的那个障碍,感觉以后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就不会像以前那么恐惧和抗拒了。这坎儿,算是被我踏过去了一小步。就这点进步,我自己挺满意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