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个“陈涛涛”,我一开始还真有点儿懵。
最初的接触
起因是前段时间,帮小区里一个老哥们儿整理点儿资料,他模模糊糊提到个名字,好像是叫“陈涛涛”,说是在哪个活动上见过,挺厉害的。我就想着上网查查,看看到底是哪路神仙。
搜索过程的混乱
好家伙,这一搜不要紧,给我搜出来好几个“陈涛涛”。
一个看着像是大学教授,清华的,搞经济金融的,看着挺权威,经常参加些国际会议啥的。
还有一个是博士,好像是研究生物医药的,搞什么细胞治疗癌症,听着就很高科技。
甚至还搜到一个跳舞的,说是以前跳“千手观音”的,还是个残疾人,后来自己创业搞助残,这个经历也挺传奇的。
再往下翻翻,还有些同名同姓的,比如什么地方的干部,或者哪个学校的副教授。
当时我就有点晕,这都叫“陈涛涛”,信息又多又杂,一会儿是经济学大佬,一会儿是医学专家,一会儿又是舞台上的舞者。完全对不上号!
试图理清头绪
我就琢磨,老哥们儿说的到底是哪个?他那活动听着也不像是什么高深的学术会议,也不像是啥文艺演出。
我试着加点儿关键词,比如加上我们这边的地名,或者加上老哥们儿提到的那个活动的模糊信息,但还是不太好使。信息太多,互相干扰。
我把搜到的几个主要人物的信息大概看看:
那个清华的陈教授,履历很牛,又是学士硕士博士一路读上来的,还在拉美中心当主任。
那个搞生物的陈博士,看介绍也是专业领域的大拿,参加的会议题目都挺前沿。
那个跳舞的陈涛涛,故事特别励志,先天聋哑还能上舞台,后面还转型做助残事业。
每个人都挺厉害的,但就是跟我这边老哥们儿说的对不上。
的发现(或者说没发现)
折腾小半天,也没完全搞明白老哥们儿说的“陈涛涛”具体是哪个。可能是他记错名字,或者就是个不太出名、网上信息很少的同名人。
不过这回实践也算有点收获,至少我知道原来叫“陈涛涛”的牛人还真不少,各行各业都有。下次再听到这名字,我心里大概就有数,得先问清楚是哪个领域的“陈涛涛”,不然真是张冠李戴,闹笑话。
这事儿也提醒我,以后记录信息还是得尽量准确点儿,光记个名字,重名的一多,确实容易搞混。网络信息虽然多,但要找到自己想要的那个,有时候还真得费点功夫。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