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琢磨一个事儿,就是关于“赵万”这两个字。不是说非得是个人名,就是这两个字凑一块儿,让我联想到挺多。
咋回事?是前段时间,我手头有个小活儿,不算大,但挺磨人。需要找个搭档一起弄。有人就推荐个方向,说那边可能有人脉或者资源能对得上,提到“赵万”这个名字相关的线索。
我第一反应,这名字听着挺大气的。“赵”,百家姓头一个,感觉有点分量;“万”,那更是不得,万事如意,万象更新,都带着一股子“多”和“全”的劲儿。组合起来,“赵万”,听着就像是那种能成大事,或者至少是资源挺多的感觉。
这不就是人的第一印象嘛有时候听个名字,心里就先画个像。我就想,这名字听着这么“富贵”,这么“有能力”,实际接触起来会是啥样?
所以我就开始“实践”。我的实践不是搞什么研究,就是实打实地去接触,去解。跟看股票似的,不能光听消息面,或者看名字好听,总得去看看它的基本面,看看实际走势咋样。
我先是顺着线索去找。打听一圈,找几个可能沾边的人聊聊。这个过程挺费劲的,信息真真假假,得自己捋。有的人说得天花乱坠,把这“赵万”相关的资源吹得神乎其神,好像只要搭上线,啥问题都解决。
我就比较轴,不信这些虚的。我更看重实在的东西。就像现在大家老说的“靠谱”。啥叫靠谱?就是交代个事儿,他真给你办,办到啥程度,能不能成,都得有个回话。不是那种满嘴跑火车,啥也落不实的。
我就试着从小事儿入手。比如,我故意提个具体的小需求,不是很麻烦那种,看看对方反应。是马上就说“没问题,包在我身上”,还是会仔细问问细节,评估一下再说?
结果,还真有点意思。
- 有些人,一听名字响亮,就觉得肯定错不,上来就想深度合作,大包大揽。
- 有些人,比较实在,会说“‘赵万’这块儿我解点,但不算特别熟,我帮你问问看,但不保证一定成”。
- 还有些人,干脆就没啥反应,可能这名字对他来说没啥特别意义。
我就慢慢筛选,把那些不着边际的先放一边。重点跟那些说话留有余地,但答应会去做的接触。这个过程,就像是“凡事有交代,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的真人版测试。
搞好几天,来来回回沟通确认,比我自己闷头干活感觉还累。有时候就想,人与人之间简单点多行就行,不行就不行,别搞那么多弯弯绕。
咋样?我没真找到一个叫“赵万”的人来合作,但通过这个“实践”过程,倒是对接上几个相对靠谱的渠道。虽然没名字听起来那么“震撼”,但至少是能办点实事儿的。
所以这回“赵万”实践给我的体会就是,名字或者第一印象,参考一下就行,千万别当真。关键还得看实际行动,看人靠不靠谱。就像水浒里那个宋万,绰号“云里金刚”,听着多唬人,结果?本事也就那样。还是得脚踏实地,看真人,看实效。
这回折腾,也算给我自己提个醒,以后再遇到听起来特别“牛”的人或事,心里得多掂量掂量,实践出真知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