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也没啥特别的事儿干,就坐在电脑前面,琢磨起之前老看的一些NBA比赛,特别是那些让人心跳加速的绝杀球。这玩意儿,每次看回放都还是觉得挺带劲。
我就想,这绝杀到底是个啥感觉?光看电视肯定体会不到那种压力。于是乎,我就开始自己的“实践”——当然不是真去打球投绝杀,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我的实践,就是把脑子里存着的那些经典绝杀片段,一个个翻出来,重新捋一遍,试着去理解那些球员在几秒钟的心理和技术选择。
回忆与梳理
第一步,就是回忆。 脑子里过电影呗。乔丹那一投,对爵士那次,推开拉塞尔(虽然有点争议哈哈),稳稳命中,太经典。还有科比,这家伙的绝杀简直不要太多,“冷血杀手”真不是白叫的,不管是常规赛还是季后赛,干过太多次,各种姿势,迎着防守硬来。
然后,我开始找点资料佐证。 毕竟光靠记忆不靠谱,容易张冠李戴。翻翻以前看的一些文章和数据,印象和实际情况对一对。
- 勒布朗,关键球也不少,虽然有人老说他关键时刻传球,但该他自己来的时候,也是真硬。
- 皮尔斯,“真理”嘛打球那个慢悠悠的节奏,但时刻就是能把球放进去,特别是在凯尔特人那会儿。
- 韦德,闪电侠的绝杀也很多,突破进去迎着大个子打板命中,或者干拔跳投,太帅。
- 雷·阿伦,那个总决赛救命三分,改变历史进程,虽然严格来说不算压哨,但意义重大。
思考关键要素
我就琢磨,投进绝杀,到底需要
技术肯定得有,没那金刚钻揽不瓷器活。但光有技术还不行。
最重要的,我觉得还是那个“大心脏”。 你想想,全场几万观众盯着你,对手玩命防你,时间一秒秒过去,球在你手里,要么英雄要么狗熊,这压力得多大?没有强大的心理素质,手都得抖。
还有就是球队的信任和战术安排。教练敢把一投交给你,队友也得相信你能行,给你做掩护,拉开空间。
运气也占点成分。有时候球就是颠几下进去,有时候就差那么一点点。麦迪那个35秒13分逆转马刺,虽然不是单个绝杀,但那也是逆天改命,运气和实力都爆棚。
一些特别的例子
我还想到几个挺特别的球员。
比如罗伯特·霍里。这家伙你说他个人能力,跟上面那些超巨比肯定有差距,但他就是能在关键时刻站出来,尤其是在季后赛,进好多重要的绝杀或者准绝杀,拿的冠军戒指哗的,真是福将。
还有像艾弗森,个子小,但突破犀利,关键时刻也从不含糊,扛着球队前进。
杜兰特这种得分机器,关键球能力也是顶级的,死神称号不是白来的。
实践总结
今天这一通“实践”下来,就是自己跟自己较劲,把过去的记忆碎片重新整理一遍。从回忆到查找资料,再到分析球员特点和关键要素,形成自己的一些看法。
虽然没法真的去球场体验那种氛围,但通过这种方式,也算是更深入地理解NBA绝杀的魅力所在。它不仅仅是一个进球,背后是技术、心理、战术甚至运气的综合体现。
琢磨半天,要真排个名次,谁是绝杀之王,还真挺难的,各有各的经典时刻。不过这过程本身挺有意思,也算没白费这一下午。下次再看比赛,特别是到关头,估计我会有更多角度去欣赏。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