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瞎忙活,总算抽出点空,跟大家唠唠前段时间参加那个羽毛球联赛的事儿。
一开始也没想那么多。就是哥们儿几个撺掇,说单位附近搞个联赛,让大家报名,瞎打打呗,出身汗也挺我想着也是,天天坐办公室,人都快废,动动总比不动强。再说,羽毛球嘛多少还是会一点点的,虽然水平也就那样,野球场的路子,打着玩呗。
行,那就搞起。第一步,先是报名组队。我们部门几个平时偶尔会打两下的,一合计,干脆凑一队得。也没啥高手,大家水平都差不多,属于是“娱乐为主,比赛第二”那种。队名取得也随意,就叫“猛虎下山…然后滚下山队”,图个乐呵。
然后就是准备家伙事儿。翻箱倒柜找出我那把老掉牙的拍子,还好没坏,线倒是松点,但也懒得去拉,凑合用。鞋?就那双跑步鞋先顶上,专业羽毛球鞋?不存在的,咱这水平,装备太好也驾驭不,对?球的话,联赛统一提供,这个省心。
联赛正式开打前,我们队象征性地约着打两场“队内训练赛”。那场面,简直。满场跑着捡球的时间比打球时间还长。各种低级失误,发球下网、回球出界、抢球撞拍… 基本上把业余羽毛球能犯的错误都演练一遍。不过气氛倒是挺大家嘻嘻哈哈的,主要是熟悉下队友,别到时候上场连谁是谁都搞不清。
第一场比赛的日子很快就到。到场地,嚯,人还真不少,各个队伍穿着五花八门的衣服,看着挺像那么回事。轮到我们上场,心里还是有点小紧张的。对面那俩哥们看着挺壮实,动作也比我们规范多。我们这边,基本就是凭感觉打,球来就抡拍子,能不能打过去,打到哪儿,随缘。
结果可想而知,第一场被人家干净利落地收拾。不过打的过程中,也慢慢找到点感觉,至少跑动比以前积极点。虽然输,但大家下来也没太沮丧,互相调侃几句,“今天风太大”,“场地有点滑”,“我拍子不行”,反正总能找到理由,哈哈。
联赛中的点滴
接下来的几周,就这么按部就班地打下来。每周固定时间过去,先简单热身,然后就是跟不同的队伍交手。我大概总结下这期间的经历:
- 感受水平差距:碰到的对手真是五花八门。有跟我们差不多的“菜鸟互啄”局,打得有来有回(失误也多);也有明显高我们一两个档次的,被人家吊打,满场飞奔还是够不着球,深刻体会到啥叫“业余三级”和“业余一级”的区别,虽然咱可能连“一级”都够呛。
- 学习与进步:虽然被打得很惨,但看高手打球确实能学到东西。比如人家怎么跑位,怎么发力,双打怎么配合。回来后自己也会琢磨琢磨,下次尽量少犯同样的错误。感觉打这几场,步伐是灵活点,至少知道往哪跑。
- 团队协作:双打真是个考验默契的活儿。一开始我和搭档老撞一起,或者互相漏球。后来慢慢打出点感觉,会喊一喊“我的!”“你的!”,配合稍微顺畅那么一丢丢。赢球一起兴奋,输球一起扛,这种感觉挺不错的。
- 享受过程:最重要的还是过程挺开心的。打球出一身汗,身体舒畅。认识不少其他单位的球友,大家水平虽然不同,但都挺友好的,打完聊聊天,交流下“病情”,挺有意思。
打完之后的想法
整个联赛打下来,我们队的战绩嘛相当稳定,基本没赢过几场,重在参与属于是不过这回经历还是挺值的。确实达到最初的目的——活动筋骨,出身臭汗,还认识些新朋友。
最大的收获可能就是重新点燃对羽毛球的热情。以前就是偶尔玩玩,现在觉得,欸,这运动还真挺有意思,不光是瞎打,里面门道还挺多。以后有时间,可能会正经找个地方练练看,至少把发球练稳当点,别老是一上来就送分,那就太尴尬。
这回羽毛球联赛,对我来说是一次挺好的实践记录。虽然技术没啥长进,但过程很快乐,这就够。下次再有这样的活动,只要时间允许,我肯定还报名!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