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咱来聊聊布鲁克纳,这名字听着就挺洋气,对?他是个作曲家,而且是个挺厉害的作曲家。我最近心血来潮,想解解这位老哥,结果一头扎进去,发现还挺有意思的。
我就在网上瞎搜,看到有人说他是“乡巴佬”,出身贫寒,“土得掉渣”。这可勾起我的兴趣,我就喜欢这种逆袭的故事!然后我就接着挖,发现他从乡村教师、村镇管风琴师做起,一步一个脚印,竟然成维也纳的大学教授和皇家教堂管风琴师!这经历,简直!
然后我就想听听他的音乐,到底是个啥感觉。毕竟光看文字介绍,总觉得隔着一层纱。我就找他的《第七交响曲》来听,还是9月1号中国交响乐团刚演过的版本,指挥是水蓝,这名字也挺有意思哈。
这一听,还真有点感觉!我虽然不懂啥专业术语,但就是觉得,庄严,大气,有点像在教堂里头的感觉。这大概就是他们说的“庄严的教堂”的感觉。
我又找些资料,看到有人说他是瓦格纳的“迷弟”,还专门写个《D小调第三交响曲》,又叫“瓦格纳交响曲”,献给瓦格纳。看来这老哥还是个重情重义的人!
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有人说他的音乐“充满奥地利乡间与其居民们温暖而生气勃勃的情感”。这评价,一下子就让我觉得亲切起来。我虽然没去过奥地利,但也能想象出那种感觉,就像咱们这儿的乡下,充满泥土的芬芳和人情味。
有人还把他和巴赫相提并论,说他们的音乐都有一种“虔诚的、天人合一的神秘感受”。这个我就不太懂,毕竟我对宗教啥的没啥研究。不过能和巴赫比,那肯定也是相当厉害。
这回“布鲁克纳之旅”还挺有收获的。我虽然不是啥音乐专家,但也能感受到他的音乐里头那种力量和情感。以后有机会,我还想多听听他的其他作品,再跟大家分享分享我的感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