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刷短视频的时候,不知道咋的突然看见个“王少龙”的名字晃过去。哎哟我这脑子,一下子就跟触电似的嗡嗡响——这名字咋这么熟?是在菜市场大爷嘴里听过,还是在哪本发黄的小说角上瞥见过?翻来覆去睡不着,越琢磨越痒痒,干脆一骨碌爬起来开电脑。
从百度抓瞎开始
抄起手机啪嗒点开百度,手指头噼里啪敲了“王少龙是谁”。嚯!跳出来满屏楼盘广告、律师推广,几个同名人简历稀稀拉拉夹缝里藏着。大拇指滑到屏幕发烫,硬是没翻出个像样的说法。急得我抓起桌边凉透的茶灌了一大口,茶渣子都吸进嗓子眼了。
突然想起来前阵子老王提过谷歌查老资料更灵,立马翻身开电脑。挂上梯子,键盘敲得咔哒响。这回可算见着点真东西了——在犄角旮旯的贴里翻着篇2009年的讨论帖。发黄的页面上歪歪扭扭写着“十年前叱咤建材市场的龙哥”,还有个带感叹号的跟帖:“当初跟着他干的人都开上奔驰了!”
贴深潜碰壁记
我这心口咚咚跳,赶紧点楼主头像想私信。结果页面“啪”弹个红叉:账号已注销!气得我拳头锤桌,震得马克杯差点跳水自尽。不死心又去查百科,输入框下头倒是列着七八个王少龙,可点开全是搞农机的、拍电视剧的,没一个对得上号。
正抓耳挠腮,突然看到某电商平台有条三年前的晒单评论:“王少龙推荐的切割机真抗造”。眼睛刷地亮了,抄起手机就装了个App。蹲厕所都在刷店铺评价,手指头划拉得发烫。你猜怎么着?真在几百条“质量差”“老板是骗子”的骂战里捞着条金句:“12年跟着龙哥干过工程的都懂”。
柳暗花明公众号
顺着这条线索,我像警犬似的搜“王少龙+工程”。翻到第七页时,有篇讲地方商会历史的公众号文章突然跳出来。开头就是张褪色的合影——脚手架前头站着个穿皮夹克的男人,脖子上金链子粗得能拴狗!配文写着:“九十年代末建材大王王少龙(中)视察工地”。
再往下扒更劲爆:这人七十年代从瓦工干起,八十年代倒腾水泥钢筋,九十年代搞工程承包被卷进贪腐案,蹲了五年大牢。出来时候老婆带着孩子改嫁了,五十岁的老王揣着三百块去了缅甸。看到这儿我倒吸凉气,茶缸子没拿稳泼了半键盘。
拼图意外的终点
在个海外华商论坛扒拉到他近况:在缅甸开矿赔得精光,六十岁又跑去柬埔寨开中餐馆,去年还资助了二十个云南学生。整理素材时翻出我08年日记本,突然翻到这么段:“今日用笔名'王少龙'投建材行业稿”。合着折腾一宿的传奇人物,竟是自己中二时期随手写的假名!当场笑得捶桌子,把晾凉的热茶打翻半杯。
你们说说这事闹的:深更半夜掘地三尺找传奇,结果挖出来十多年前自己瞎编的名字!现在键盘还在晾着茶水印子。这要写成剧本,怕是连编剧都得骂太扯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