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突然想起来研究CBA裁判名单这事儿,纯粹是因为昨晚看球跟朋友吵起来了。他非说某某裁判吹主场哨,我寻实践出真知,干脆把名单扒拉出来瞅瞅,看能不能发现点门道。
找名单比抓兔子还费劲
第一反应当然是奔着官网去。结果篮协官网翻了个底朝天,裁判名单愣是藏在哪个犄角旮旯里死活找不着,跟捉迷藏似的。官网那个搜索框,我连“裁判员”、“吹哨的”这种词儿都试了,跳出来的全是过时的旧闻或者无关通知。邪乎了,这帮吹哨的名单藏得比明星绯闻还严实?
- 转战微信公众号:篮协官微翻了个遍,置顶的、历史消息里的,来来去去都是赛事预告和领导视察。裁判?连个影儿都没有。
- 小程序碰碰运气:听说有些赛事信息会放官方小程序里,结果点进去全是买票、看积分榜,裁判名单?不存在的。
- 贴老哥指路:没辙了溜到球迷聚集的贴瞅瞅。还真有热心老哥指了条路:“名单?得蹲篮协发的赛季技术代表和裁判员培训班通知,附件里头才有!”照着他说的关键词一搜,老天爷,真在一份抬头写着《关于XXXX赛季CBA联赛裁判员培训班及有关事项的通知》的PDF一页,密密麻麻列着人名和归属单位!这信息藏的,快赶上地下党接头了。
名单到手后的骚操作
人是找到了,可光看名字有啥用?咱不是想知道谁吹得咋样吗?脑子一热,决定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 手动抄家底:打开空白Excel,照着PDF一个字一个字往上敲,眼睛差点看瞎。名字、性别、出生年月(有些老裁判居然60年代生人?)、技术等级、归属省份/单位、国际级还是国家级……填得我手都酸了。
- 数据上刑具:寻思着做个交叉对照。又吭哧吭哧把今年吹罚的场次、涉及的主客队信息、重点争议判罚报道(全靠搜新闻一点点拼凑)、球迷评价(论坛投票贴当参考)啥的往表格里塞。对着名单里那些一级、国家级、国际级标记,再看看实际吹的比赛级别,发现还真有些名字在顶级联赛露脸不多,挂个级别是挂职锻炼?
- 黑话翻译难死人:最抓瞎的是那些技术统计里的术语和判罚代码。报上说某场有个“CF违规”争议巨大,我愣是不知道“CF”是技术犯规还是违体犯规的缩写!翻规则书查半天,又混进个裁判交流群装模作样问了下,才搞明白是“取消比赛资格”的缩写(大处分了)。好家伙,整得跟密码破译似的。
数据扒拉着扒拉着,邪门事儿来了
折腾好几晚,把几十个裁判的零零碎碎填进表格里。随手筛一筛,发现点有意思的:
- 某些省份培养的裁判确实不少,但吹顶级联赛场次多的,翻来覆去也就那么几个熟面孔。
- 看论坛球迷口碑,那叫一个两极分化。同一个裁判,吹主队时被夸上天,吹客队时就被骂黑哨,喷得最狠那几个裁判名,在“场均争议判罚次数”(自己根据新闻归纳的)这一栏的数据普遍偏高。
- 最打脸的是,我那朋友之前说的所谓“主场哨”裁判,根据我扒出来的主客队判罚尺度数据分析(虽然粗糙),反倒是对客队“更宽松”的场次多那么一点点。数据啪啪打我朋友脸,也可能是我扒的数据太少……
一份名单引发的“事故”
你以为这就完了?高潮在后头!正对比着名单和新闻,顺手发给另一个老球迷哥们看。他扫了一眼,突然发过来一句:“卧槽!名单里排第七那个谁谁谁!他去年吹我们省队那场关键球你还记得不?就是漏吹那个走步的!我气不过比赛结束后在停车场堵他理论了两句,好家伙,他反手一个报告,说我言语辱骂威胁裁判!害我被赛区警告,还停了一年进主场看球!他名字化成灰我都认得!就他!他现在居然还是国际级?”
好家伙,一份冷冰冰的名单,硬是让我朋友跟“仇人名单”对上了。这裁判名单背后哪是名字,简直是江湖恩怨录!你说这名单研究到研究的到底是技术,还是人情世故?得,名单我是梳理了,道理好像明白点,又好像更迷糊了。这哨子里面水是真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