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云达这事,我是怎么折腾明白的。
去年3月,团队接了个急活,要求用云达搞数据分析,说是效果我一听头都大了,这玩意儿之前也没玩溜。没办法,硬着头皮上呗。
一上来就掉坑里
想都不想,直接按官方手册开始弄环境。结果?卡死我了。网络配置七绕八绕,权限分配跟一团乱麻似的。那个认证密钥,死活连不上服务端,捣鼓了两个通宵,屏幕都快盯穿了,愣是连个Hello World都跑不起来。后台报错跟天书一样,看得我两眼冒金星。
没办法,只能去翻论坛。好家伙,吐槽帖子堆成山,全是跟我一样卡在第一步的。有人说要改底层配置参数,有人说文档版本太老得找内部流出的PDF...
咬牙啃骨头
我心一横,把服务器重置了重来。这回死死盯着每个步骤:
- 密钥对生成:用手敲了三遍命令,生怕多一个空格少一个斜杠
- 安全组规则:端口像查户口似的,一个个打钩确认
- 资源池划分:按朋友说的,计算存储分得清清楚楚
好不容易听见"滴"一声响,监控面板终于冒出绿色指标!激动得我差点把咖啡泼键盘上。
实操大翻车
刚高兴没五分钟,实战导入业务数据就趴窝了。200G的日志文件传着传着就断气,进度条永远卡在98%。重传三次都一个德行。气得我差点拍桌子骂娘。
后来蹲在技术群里偷听大牛聊天才明白:
- 得拆成小文件分批次喂
- 传输前得压缩成砖块状
- 半夜三点搞速度能翻倍
照这法子重来,真像拉稀一样哗哗跑通了!
算力调度玄学
紧接着又掉新坑里。跑批量任务时CPU忽高忽低,内存隔三差五爆红。有回半夜手机被报警短信震醒,爬起床看到集群在烧钱,心都在滴血。
请教了个做运维的老哥,他甩来三个锦囊:
- 监控看板钉床头:内存超70%自动扩容器
- 任务切片:把大块头剁成臊子
- 闲时清理:凌晨四点自动清垃圾
改了调度策略后,效果立竿见影。现在每天下班前提交任务,第二天睁眼就能收报告,跟有人帮忙通宵干活似的。
血泪换来的心得
折腾半年多,现在可算有点底气说会用了。总结几条命换来的经验:
- 网络配置是祖宗:多花三天磨也不亏
- 数据像面条:得剪成小段慢慢嗦
- 监控告警当饭吃:出事秒醒能救命
- 资源池别抠门:留30%空位防抽风
上周新人问我云达好不好搞,我拍着他肩膀说了句掏心窝子的话:“工具是好工具,就是开光过程有点费命。”
记住朋友们,搞云达就是伺候大爷。刚开始得多磕头多上供,等摸顺脾气了,它就是任劳任怨的好伙计!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