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报名就踩坑
去年傻乎乎报名K1比赛,连赛制都没搞懂就冲了。看微信群说新手能参加,直接官网填表交钱。结果报名表里要填过往成绩,我连卡丁车都没开过,硬着头皮写"无",审核直接被拒了。客服打电话说菜鸟得先参加线下培训,白亏100块报名费。
练车差点把腿摔断
借了朋友摩托车练弯道,没买护具就上场。压弯时候轮胎打滑,整个人撞护栏上,右腿蹭掉巴掌大块皮,淤青半个月没消。跑去汽配城买护膝护肘,老板说比赛必须用FIA认证的,普通防护根本不让上场。又掏五百多买套二手护具,心疼死了。
被老油条教做人
排位赛分组抽到死亡组,有个穿连体赛车服的老哥特热情,教我提前三圈热胎。结果他一圈突然发力刷成绩,害我跟着他节奏全乱,单圈慢了两秒。后来裁判说这种叫"拖带战术",老鸟专坑新人用。
-
总结五点血泪教训:
- 报名前先问清组别要求,新手别报公开组
- 头盔护具必须买认证款,别学我省钱买二手
- 油料提前三天准备比赛当天加油站排长队
- 遇到搭话的老鸟留个心眼,可能套你战术
- 赛道温度计必带,胎温差五度抓地力天差地别
跑完像被扒层皮
正赛当天三十八度高温,裹着连体赛车服像蒸桑拿。跑完十圈下来头盔里全是汗,手套能拧出水。名次虽然垫底,但过终点线时听见场边有人喊加油,突然就鼻子发酸。下次比赛准备换水冷背心,看能不能撑久点。
完赛证书领到手才发现印错名字,找组委会改了三次。回程高速上困得睁不开眼,服务区睡两小时才敢继续开。玩摩托真烧钱,但捏着起泡的手掌心,连梦里都是发动机的轰鸣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