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翻文档瞅见个新词叫“布洛夫”,这名字怪得我直挠头。行,今天啥也不干了,非得把它整明白!
第一步:全网乱搜掉坑里
抄起键盘就搜“布洛夫”,结果满屏都是烘焙教程!好家伙,原来国外有个同名的蓝莓蛋糕,直接把我带沟里去了。折腾俩小时,愣是没找着半点技术资料,气得我差点把鼠标摔了。
第二步:摸到官网才开窍
半夜突然福至心灵,翻出项目README最底下的小字,真藏着个官网地址。进去一看当场拍大腿——这压根不是个技术产品,是套搞数据的野路子!官方文档写得跟天书似的,专业术语摞得比我家米缸还高。
第三步:亲自上手当小白鼠
管他三七二十一,先开docker撸袖子干:
- 把官方镜像拖下来跑,命令行输进去跟死了似的没反应
- 硬着头皮翻配置表,发现端口号写串行了,改完才能用
- 导入测试数据时又报错,原来自带脚本漏了仨文件
折腾到凌晨三点,桌面堆满泡面碗,终于见到数据表格弹出来那刻,差点激动得把老婆吵醒。
第四步:踩坑踩成扫雷专家
当我傻呵呵以为搞定时,第二天直接翻车:
- 导自己公司的业务数据直接卡死,日志报内存溢出
- 查文档才知道默认配置只能吃下5G以内数据
- 改完参数重新跑,硬盘又被撑爆了
- 开着服务器后台监控边跑边调,活像拆炸弹
最绝的是关联查询功能,官方吹得天花乱坠,实测慢得能嗑完半包瓜子。
悟了:
现在可算整明白了——布洛夫就是个数据缝合怪。你说它没用,确实能省点写脚本的功夫;说它好用,光调参数就能要你半条命。特别劝退我们这种小公司,没专职运维根本玩不转。昨儿个调完参数,我家猫都学会蹲服务器跟前等报错了,这玩意儿真不是给正常人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