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儿这事儿得从两周前说起。当时翻法律史资料准备普法文章,眼睛扫到「历史法学派」这词儿,直接给我整不会了——法条不都是开会拍桌子定的么?跟历史有啥关系?直到看见萨维尼这老头儿的名儿,才揣着半壶茶水坐电脑前开扒。
摸不着头脑的开局
先怼着维基百科猛啃半小时,满屏「民族精神」「有机生长」看得脑壳疼。鼠标一摔直接冲图书馆,拎回来三本砖头厚的法律思想史。蹲在书房地板上哗哗翻,外卖盒子堆得比书还高。
重点发现:法律压根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萨维尼说法律得像老厨子熬汤,得用几百年老百姓过日子攒的「老汤底」
- 反对当时普鲁士那帮人拍脑门编法典:「您当是搭乐高?」
读到这儿突然想起去年帮亲戚打离婚官司。明明婚前协议写得明明白白,新出的司法解释咣当一锤子,硬生生把财产砍掉三成。当时气得在法院门口直跺脚,现在可算找着理论依据了——这不就是萨维尼骂的「立法狂」么!
蹲马桶时的顿悟
昨天半夜闹肚子,抱着平板蹲厕所接着查资料。看到现代法典化运动那段直接拍大腿:现在立法跟量产预制菜似的,德国民法典当模板,日本改改调料包,韩国换个包装盒,全流水线作业。
反观萨维尼主张的「习惯法」:
- 好比胡同口王大爷调解纠纷,谁家婆媳矛盾、邻里争地,老头烟袋锅一磕张口就是三十年老规矩
- 现在倒社区挂个二维码扫码看「法律机器人」回复
最绝的是翻到段野史:说某次立法会议拍桌对骂,有个议员掀桌子吼「你们立法比我家狗啃沙发还随意!」。虽然不知真假,但这场景跟我表弟在司法局工作的吐槽一模一样——他们处里新来的实习生,上周还在改离婚冷静期条款,这周就被调去写野生动物保护法了。
血淋淋的现实暴击
前儿送孩子上学碰见个糟心事。校门口煎饼摊因为「占道经营」被没收三轮车,摊主大妈攥着1983年县政府发的「便民服务点」油纸文件哭得撕心裂肺。穿制服的小年轻撇嘴:「老黄历早该进垃圾站了!」
这不就是活生生的案例么: 萨维尼派:煎饼摊是胡同二十年早餐记忆,该优化不该铲除 现代派:电子城管系统扫到违规直接派单
晚上跟媳妇吐槽这事,她翻着民法典眼皮都不抬:「你写萨维尼能涨粉吗?还不如拍点律考段子」。气得我差点把凉拌黄瓜扣键盘上——敢情现在连搞学问都得算法优先了!
熬出黑眼圈的结论
在书房死磕七个晚上,烟灰缸堆成小山。捋明白萨维尼最狠的三板斧:
- 反对立法跟风(现在某些部门一年立三百部法)
- 拒绝法律移植(直接抄德国民法典第九修正案)
- 死守「法律从土里长出来」原则(参考煎饼摊惨案)
上周五司法局老同学喊我喝酒,听到我在研究这个,直接喷了半杯啤酒:「大哥!现在谁办案翻历史资料?裁判文书网关键词一筛,类似案例五分钟全搞定!」
临出门他醉醺醺扒着我肩膀说:「知道为啥现在离婚案判得千奇百怪吗?系统里既有民国判例又有苏联条文,还有昨儿刚上传的网红律师解读!」路灯底下我看着他西服领口沾的油点子,突然觉得萨维尼这老头要是活过来,大概会抱着柏林墙砖头哭晕在最高法门口。
现在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大半夜在这儿敲键盘了。刚写一半孩子踹门进来要手机查「正当防卫最新司法解释」,说是明天模拟法庭要用。嚯,00后都开始研究这个了,可他们老师大概忘了说,去年某省正当防卫认定率是百分之零点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