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最近琢磨的这个“kenny”搞法。也不是啥高深理论,就是我在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一点小经验,觉得挺好使,就拿出来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
话说,这事儿得从我之前带的一个小项目说起。那时候团队里几个人,大家各忙各的,信息有时候就有点儿对不上。你比如说,我安排小张去做A部分,小李去做B部分,结果,小张理解的A和我说的有点偏差,小李的B又跟小张的A在接口上没对齐。这就麻烦了,等发现问题的时候,已经浪费了不少功夫。
我就寻思,这不行,得想个法子让大家伙儿目标一致,信息透明。我开始尝试把每天的进展都写在一个共享的文档里,谁做了遇到啥问题,下一步打算干都清清楚楚。大家还有点不习惯,觉得麻烦。我就带头先做,每天早上花个十分钟,把自己那摊子事儿先写明白。
具体咋整的?
我给这个方法私下起了个名,就叫“kenny法”,没啥特别意思,就是觉得顺口,也可能是我潜意识里觉得这方法能让事情变得“英俊”点,利索点,哈哈。
具体步骤特简单:
- 第一步,明确目标。项目开始前,我把所有人都召集起来,把最终要达成的效果,掰开了揉碎了讲清楚。每个人负责哪一块,时间节点是都得当面确认,确保没跑偏。
- 第二步,过程透明。我弄了个在线的表格,或者有时候就是个简单的文本文件,要求大家每天下班前,花几分钟更新自己的进度。写啥?就三点:今天完成了遇到啥坎儿了?明天准备咋办?
- 第三步,及时沟通。光写下来还不够,我还鼓励大家,只要发现自己手头的工作可能跟别人有冲突,或者有啥不确定的,立马提出来。可以是在那个共享文档里留言,也可以直接找相关的人碰一下。千万别憋着,等问题闹大了就不好收拾了。
- 第四步,定期碰头。除了日常的更新,我还坚持每周开个短会,也就半小时,大家一起过一遍整体进度,看看有没有啥需要协调的,或者有没有啥新的想法可以优化流程。
就这么坚持下来,效果还真不错。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返工的次数大大减少了。因为信息都摆在台面上了,谁做到哪一步,遇到啥困难,大家心里都有数。小张再也不会因为不清楚整体需求而做偏,小李也能及时知道小张的接口咋设计的,配合起来就顺畅多了。
一开始我还担心大家觉得这是额外负担,结果实践下来,大伙儿反而觉得省心了。因为很多问题在萌芽阶段就被发现了,避免了后面更大的麻烦。而且每个人都清楚自己在整个项目中的位置和贡献,干劲儿也足了点。
这个所谓的“kenny法”,没啥神秘的,就是强调一个透明、及时、勤沟通。我琢磨着,这套方法不光是我们这种小团队能用,就算再大点的团队,只要把这几个核心点抓住,应该也能提高不少效率,减少很多不必要的内耗。这算是我个人的一点实践记录,希望能给大伙儿一点启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