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跟大家伙儿聊聊“死硬派”这事儿。不是说咱要当个刺儿头,到处跟人顶牛,而是有些时候,你还真就得拿出点“死硬”的劲头来,不然,这日子可不好过,事儿也干不成。
起初,我也是个“好说话”的
刚开始工作那会儿,我也是个“嗯嗯,都行,没问题”的主儿。总觉得,与人为善,多帮衬着点,团队和谐最重要。结果?活儿没少干,锅没少背。有时候明明不是我的问题,但因为我好说话,解释两句人家不听,也就那么过去了。时间长了,自己心里憋屈不说,别人也觉得你好欺负,啥事儿都往你身上推。
实践一:被“安排”的那些事
记得有一次,我们部门接了个挺急的项目。本来大家分工都明确了,我手头这块儿也按计划推进着。结果,临近交付了,另一个小组的负责人老王,突然跑过来说他那边人手不够,有个模块让我帮忙“顶一下”。我一听,心里就咯噔一下。他那个模块跟我手头的活儿八竿子打不着,而且我知道他那是想甩锅,因为那个模块有点技术难点,他手下的人搞不定,又怕担责任。
搁以前,我可能也就咬咬牙接了,想着都是一个公司的,帮帮忙算了。但那次,我真是被之前“好说话”给坑怕了。我就直接跟他说:“老王,真不好意思,我这边项目节点也卡得紧,实在抽不出人手和时间。而且你那个模块的技术栈跟我这边差异挺大,我临时上手,怕是会影响你的项目进度,到时候好事变坏事就不好了。”
老王当时脸就有点挂不住,还想再说点我就补了一句:“要不您跟领导反映一下,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更相关的组协调一下资源?或者,咱们可以一起看看那个难点,我从我的经验角度给点建议,但具体执行我这边确实是动不了了。”
我这话说得虽然客气,但态度很坚决。老王看我这“死硬”的样子,也没再多说就去找领导了。后来这事儿怎么解决的我不知道,反正没再来烦我。从那以后,类似这种想当然“安排”我的事儿就少多了。
实践二:面对“强势”的指手画脚
还有一次,是遇到一个特别强势的同事,小李。这家伙能力是有一些,但就是特别喜欢对别人的工作指手画脚,而且态度特别冲,总是一副“你们都不行,都得听我的”的架势。当时我负责一个方案的初稿,辛辛苦苦调研、分析、写了好几天,刚拿出来想在小组内讨论一下。结果小李看都没仔细看,就劈头盖脸一顿批:“你这个思路就不对!完全没抓住重点!应该这样这样……”
他一上来就全盘否定,我当时心里那个火。但我知道,跟他硬碰硬吵起来没意义,反而显得我不专业。我等他说完,深吸一口气,然后平静地问他:“小李,谢谢你的建议。不过我想先确认一下,你说的‘重点’具体是指哪方面?我方案里针对A、B、C三个方面都做了考虑和阐述,你看是不是漏掉了,或者我表述得不够清晰?”
然后,我就针对他提出的“应该这样这样”,一条条地反问他:“你说的这个方法,具体实施路径是什么?可能遇到的风险评估过吗?有没有数据支撑你的观点?”
我没直接说他不对,但我提出的问题,都是他那种拍脑袋想出来的点子回答不上来的。几个回合下来,小李的气焰就明显下去了。我说:“这样,小李,你的意见我记下了。我再结合你的思路,完善一下我的方案,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更优的结合点。也欢迎你后续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但最好能带上具体的分析和数据,这样我们讨论起来效率更高。”
那次之后,小李再跟我讨论问题,态度明显收敛了很多。他知道我不是个可以随便糊弄和压制的人。
我的体会:啥时候该“死硬”
通过这些事儿,我慢慢悟出来,这“死硬派”不是天生的,是被逼出来的,也是一种生存智慧。那么,啥时候咱就得“死硬”一点?
- 当你的核心利益被触碰时:比如工作职责被无理侵占,劳动成果被剽窃,或者个人底线被挑战,这时候必须硬气起来,寸土不让。
- 当遇到不公正的待遇或甩锅时:不能当软柿子,被人捏来捏去。该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必须清晰界定。
- 当原则性问题受到挑战时:比如有人想让你做违规的事,或者用不正当手段达成目的,这时候必须坚持原则,不能妥协。
- 当需要保护自己或团队的合理权益时:比如争取应得的资源,或者拒绝不合理的要求,这时候也需要“死硬”一点去争取和维护。
“死硬”不是胡搅蛮缠,也不是情商低。真正的“死硬派”是有理有据,有节有度。咱们得把自己的活儿干得漂亮,有真本事,这样“死硬”起来才有底气。也得分清场合和对象,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硬扛,有时候策略性的退让也是智慧。
我这实践下来,感觉就是在该硬的时候硬得起来,该软的时候也能转圜,这样才能在各种复杂环境里游刃有余。做个有原则、有底线的“死硬派”,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