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跟大家唠唠山口一郎这个人。我对山口一郎这名字,挺陌生的,也就模模糊糊听过,大概知道是个搞音乐的。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跟咱们平时刷到那些个明星八卦一样,一眼带过。
后来有段时间,我不是闲着没事干嘛就喜欢在网上瞎逛。就那么偶然,刷着小视频,也不是特意找,就蹦出来一段旋律,挺特别的,有点魔性,又有点抓耳。我就瞅了一眼,底下评论区有人喊“鱼叔!”“山口!”我这才把这人和那段音乐对上号。那首歌好像是叫《新宝島》,MV也挺逗的。
好奇心这东西一旦勾起来,就停不住了。
我就专门去找了找。不找不知道,一找,还真有点东西。原来他是那个叫“鱼韵乐队”(Sakanaction)的主唱兼吉他手,大部分词曲也是他写的。我就纳闷了,这乐队名字也挺怪的,鱼的韵律?啥玩意儿这是。
接下来几天,我就跟挖宝似的,把他和他们乐队的歌一首首翻出来听。一开始听,有些歌感觉挺怪的,说不上来什么风格,电子乐?摇滚?好像都有点,又好像都不是。就感觉这哥们脑子里装的东西跟一般人不太一样。
我的实践过程:从听到琢磨
听歌有个毛病,喜欢琢磨。不光听旋律,还爱看歌词,虽然日文我大部分也看不懂,就靠着那些翻译软件瞎琢磨。
- 第一步:海量灌耳音。 就是找来他们各种专辑、单曲,还有演唱会录像,一股脑儿听,一股脑儿看。刚开始就是图个新鲜,听个响。
- 第二步:尝试理解。 遇到旋律特别上头的,或者歌名看着有意思的,比如那个《雑踏、僕らの街》(人潮拥挤,我们的街道),我就去搜搜歌词大意,看看别人怎么解读的。有时候感觉,,原来是这么个意思,有时候又觉得,这都啥跟啥,完全摸不着头脑。
- 第三步:感受氛围。 我发现他们很多歌,特别是现场,氛围感特别强。山口一郎在台上的那种投入,那种有点神经质又有点酷酷的劲儿,挺有感染力的。你看他有时候闭着眼唱歌,有时候又跟个孩子似的蹦蹦跳跳,感觉他完全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里。
记得有一次,加班到挺晚,外面还下着雨,心情挺丧的。就戴上耳机,随便点开一首鱼韵的歌,好像是《目が明く藍色》,旋律一开始挺平缓的,慢慢地情绪就起来了。那一刻,突然感觉,这音乐好像能跟我的心情对上话。不是说它治愈了我啥的,就是感觉,,世界上还有这么一种表达方式,挺奇妙的。
我到现在也不敢说完全懂了山口一郎的音乐。
有时候听着他的歌,会觉得这哥们儿挺孤独的,歌词里也经常出现一些关于夜晚、人群、迷茫之类的词。但有时候又觉得他挺乐观,挺能自娱自乐的。你说他怪,他又挺生活的;你说他深沉,他又带着点戏谑。可能这就是他的魅力,复杂,不容易被定义。
所以说,了解一个人,或者一个乐队,还真不是一两首歌就能搞定的。得慢慢品,慢慢咂摸。山口一郎这哥们儿,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个过程。从一开始的“这啥玩意儿”,到后来的“有点意思”,再到现在的“时不时得听听”,挺奇妙的。今天就先跟大家分享到这儿,下次再聊点别的有意思的发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