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这个“ender”,一开始我上手的时候,那叫一个头大。主要是那会儿刚碰这种类型的,就是那种走两步就一个坑,动不动就得重来的游戏。我记得特别清楚,刚开始那段,在那个黑漆漆的地下室醒过来,小小的白毛丫头,旁边跟着个黑骑士的魂儿,真是两眼一抹黑。
初期的折腾
那操作,一开始是真不习惯。敌人扑上来,我经常是手忙脚乱,然后屏幕一黑,“GAME OVER”也不是,反正就是小丫头跪那儿,然后又从存档点爬起来。头几个小时,我摔手柄的心都有了。 死,醒,再死,再醒,那感觉,就跟那段时间我自个儿的生活状态似的,卡在一个地方,怎么也过不去。
我记得那会儿我正琢磨一个挺麻烦的活儿,也是反复修改,反复碰壁,就是找不到突破口。每天对着电脑,脑袋都快炸了。然后晚上就玩这个“ender”,得,现实里受苦,游戏里接着受苦。有时候我都纳闷,我这是图啥?
- 不停地在同一个地方摔死。
- 好不容易打过一个小怪,前面又来一群。
- 地图黑黢黢的,氛围又压抑得不行。
慢慢啃进去
但是,人就是有点贱骨头。骂归骂,第二天还是会打开继续。可能是那音乐太抓人了,那种又悲伤又有点希望的感觉,还有就是那个小丫头,虽然不说话,但就是透着一股子韧劲儿。慢慢地,我开始摸索出门道了。
我发现这玩意儿,重点不在于猛冲猛打,而是得记路,记敌人出招,然后找机会。 就像我那破活儿一样,不能急,得一点点磨,一点点找规律。我开始给小丫头收集那些个“魂”,每个魂都有不同的技能,搭配起来用,效果还真不一样。这个过程,还挺有意思的,有点像是在调配方,一点点试错。
那段时间,我几乎没怎么看攻略,就想自个儿琢磨。白天琢磨项目,晚上琢磨怎么过图,怎么打BOSS。说起来也怪,游戏里那些坎儿,一个个被我磨过去之后,现实里那个老大难的项目,思路也好像清晰了不少。可能是因为在游戏里养成了那种“不放弃,再试一次”的劲头。
为啥我会坚持下来?
中间有好几次我都想弃坑了。特别是打某些BOSS的时候,那真是死得怀疑人生。存档点又远,跑图都得跑半天。有一次,我老婆看我对着屏幕唉声叹气的,就问我:“你这玩游戏,还是游戏玩你?这么费劲巴拉的。”
我当时也没想好怎么回答。后来琢磨明白了,可能是因为这游戏里头那种孤独感,那种在绝望里找希望的感觉,跟我那阵子的心境太像了。整个世界都“污染”了,就剩一个小小的白毛丫头,带着一帮骑士的灵魂,去净化,去寻找真相。这种设定,挺中二的,但也挺能戳中我当时那个点的。
就像我那会儿,负责的那个项目,一开始也是信心满满,结果执行起来各种问题,团队里也有人泄气,觉得这事儿成不了。我那时候就憋着一股劲,跟游戏里的小丫头似的,不撞南墙不回头。一遍遍试错,一遍遍调整方案,就跟在游戏里一遍遍挑战BOSS,背板,找破绽一样。
的“ender”
当我真的把这游戏打通关,看到结局的时候,心里头还真是五味杂陈。一方面是通关的成就感,另一方面是故事带来的那种淡淡的忧伤。那会儿,我现实里的那个项目也磕磕绊绊地搞定了,虽然过程挺折磨,但结果还算不错。
所以对我来说,这个“ender”的实践过程,不仅仅是玩了个游戏那么简单。它更像是一段特别的陪伴,在我比较低谷,比较迷茫的时候,给了我一种另类的“磨练”。它教会我,有些坎儿,看着难,但只要你肯花时间,肯一遍遍去试,总能找到过去的方法。 这种感觉,比单纯看个电影、听首歌来得要深刻得多。
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幸亏有这个“ender”陪着。虽然受了不少苦,但也确实磨练了性子。所以说,有时候玩游戏,也不全是坏事,关键看你怎么玩,从中琢磨出点啥东西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