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赛大家”这玩意儿我是怎么鼓捣的
说起来,我这人平时也就写写字,谈不上什么书法,就是那种能看清楚就行的水平。前段时间,也不知道咋回事,突然就对手写点东西来了兴趣,特别是看到人家那种行云流水的毛笔字,心里头那个羡慕!寻思着自己是不是也能练练,哪怕写得像样点儿也行。
一开始嘛我就是找了些字帖,照着葫芦画瓢。但问题来了,有时候想写几个特定的字,比如一句诗,或者自己想写个条幅啥的,这字帖上翻来翻去也不一定能凑齐,而且风格也不统一,东拼西凑的,看着别扭。我就琢磨,现在这网络这么发达,肯定有啥方便的工具。
然后我就开始在网上瞎搜。 你还别说,真让我给找到了这么个叫“赛大家”的玩意儿。当时看到介绍说是“集字书法字典”,我眼睛一亮,这不就是我想要的吗?能把不同书法家的同一个字给搜出来,还能看到不同字体的,这可太方便了!
下载安装啥的都挺顺利,也没啥复杂的。打开之后,界面瞅着还行,挺直观的。我立马就试了试它的核心功能——集字。我就试着输入了几个字,比如“风和日丽”。
- 第一步,我就在那个搜索框里打字。
- 第二步,它就刷刷刷出来一堆结果,同一个字,底下罗列了好多名家写的,什么王羲之、颜真卿、米芾,看得我眼花缭乱。
- 第三步,我就开始挑了。比如“风”字,我看看这个风格我喜欢,那个风格也挺有劲儿,选哪个?它旁边还能筛选字体,什么行书、草书、隶书的。我一般就先选个大概的书体,然后再细看。
这个过程简直是太爽了! 以前得翻多少本字帖才能找到这么些个范字,现在手指头点点就全出来了。我当时就觉得,这玩意儿真是我们这种初学者或者想搞点小创作的人的福音。我可以把“风”字选个王羲之的,“和”字挑个赵孟頫的(实际创作最好风格统一,我这是举例说明它的方便性),然后把它们拼在一起看看效果。
用了一段时间后,我还发现它不光是查字。有些书法家还有自己的专题,能看到他们的一些作品,这也算是个学习和欣赏的过程。有时候我写某个字没啥感觉,就去搜搜看,看看不同名家是怎么处理这个字的笔画结构和气韵的,能有不少启发。
要说具体实践,那可太多了。 记得有一次,我儿子学校里要搞个什么书法小报,主题是春天。他那毛笔字水平也就比我强点有限,愁眉苦脸的。我就用“赛大家”帮他集了几个跟春天相关的词,比如“春暖花开”、“莺歌燕舞”啥的,找了些比较娟秀或者活泼的字体,打印出来让他照着临摹。你别说,交上去的作品还真像那么回事儿,比他自己瞎写强多了,老师还表扬了!
还有我自己,逢年过节想写个小对联或者福字啥的,以前都是买现成的,现在我就用“赛大家”自己集字,然后照着写。虽然写得还是不咋地,但毕竟是自己弄的,感觉就不一样。而且通过这种方式,我对很多经典碑帖的字形特点也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潜移默化中,自己的审美和眼力也提高了点。
这个“赛大家”在我这儿,主要就是起到了一个“字典”和“素材库”的作用。想写啥字,不知道怎么写好看,或者想看看名家是怎么写的,上去一搜,基本都能找到满意的。它解决了我以前学书法时,范字难寻、风格难统一的大问题。 工具是工具,真正要写好字,还得靠自己老老实实临帖,下功夫去练。但这玩意儿,确实让我在学习和尝试的过程中,少走了不少弯路,也多了很多乐趣。对我这种业余爱好者来说,挺实用的,确实是个“创作神器”的雏形了,至少在“集字”这块儿是没得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