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们儿们,今天不聊别的,就聊聊我最近这几次打男双羽毛球的经历。纯属个人瞎琢磨和实践,说得不对的地方,大家多担待。
准备活动与搭档磨合
每次约球前,我都会提前半小时到场地。干啥?拉伸呗!年纪不饶人,不把筋骨活动开,那不是等着受伤嘛先是手腕、脚腕、膝盖、腰这些关键部位转一转,然后小跑几步,微微出点汗,感觉身体热乎乎的,这就差不多了。
双打这玩意儿,搭档太重要了。我这固定搭档老王,也是个老球皮了。刚开始配的时候,那叫一个乱,经常是他跑我也跑,俩人撞一块儿;或者他以为我会接,我以为他会接,结果球pia叽掉地上了。后来打多了,慢慢就有点默契了。我们约定了一些基本的跑位原则,比如:
- 谁发球谁上网(通常情况):发完小球就得往前跟,封网的意识要有。
- 谁挑后场谁准备防守:你把球打到对方后场了,对方大概率要么杀要么吊,你得赶紧调整站位准备接。
- 中间球谁顺手谁接:这个最容易出问题,我们就约定,一般右手持拍的话,中间偏右的球,右边的人接;偏左的,左边的人接。最主要的还是靠喊!
赛前我们会简单练练高远球对拉,网前小球互搓,还有平抽快挡。主要就是找找手感,也算是进一步熟悉搭档的球路。
实战中的一些体会
一开打,那精神头立马就来了!
关于发球和接发球:
我发球的时候,要是发个网前小球,那肯定得自己盯着网前,搭档自然就往后站一点,准备接对方挑起来的后场球。如果对方站位比较靠前,我偶尔也会偷个后场,打乱他们的节奏。老王发球比较稳,一般都是发对方反手位的小球,逼对方起高球,然后他搭档,也就是我,就有机会在后场大力扣杀了,哈哈!
接发球就更讲究了。对方发网前,我们尽量不让球过腰,争取推扑或者放网,不给对方后场进攻的机会。要是对方发后场,那就得看情况,能下压就下压,不能就拉个高远球过渡一下,别勉强,勉强容易失误或者给对方送机会。
跑位和补位:
打起来之后,站位这玩意儿真是太重要了。进攻的时候,我们一般是一前一后,前面的负责封网、做球,后面的负责大力杀球或者劈吊。防守的时候,就得左右站开了,各自守半边。最怕的就是瞎跑,或者站死了不动。比如我搭档冲网前去扑一个,我就得赶紧跟上,补他后面的空档,或者随时准备平抽。如果我被压制在后场了,他就会适当往中间靠,帮我分担一下防守区域。
我们俩有个不成文的约定,就是如果我从后场杀球上网了,老王就得自觉退到后场去,形成轮转。反过来也一样。这样就不会出现前面没人或者后面真空的情况。理想很丰满,现实有时候也挺骨感的,经常跑不到位,被对方一个追身或者一个空档打死,气得直跺脚。
沟通的重要性:
“我的!” “你的!” “放了!” “上!” “退!” 这些简单的词,在场上简直就是救命稻草。不喊真的会撞拍,或者互相让球,眼睁睁看着球落地。尤其是那种中场球,或者两个人都能接到的球,谁喊得坚决,另一个人就得让。有时候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也能大概明白对方的意思,这就是默契。
赛后总结与小乐趣
打完球,出一身汗,那叫一个爽!虽然累成狗,但下次还想来。我们通常会坐下来喝口水,吹吹牛,回顾一下刚才的比赛。哪里打得哪里失误了,哪个球没配合都会聊一聊。比如老王会说:“老李,刚才那个球你不该硬杀的,吊个网前多” 我也会说:“你那个反手老是被对方压,回去得多练练反手过渡!” 互相揭短,但也互相鼓励。
我觉得打男双,技术是一方面,但搭档之间的信任和默契更重要。知道你的搭档能补到什么位置,知道他擅长打什么球,也知道他的弱点在哪里,然后通过跑位和战术去弥补。这过程挺有意思的,赢球了固然开心,就算输了,只要打得尽兴,配合出来了,那也值了。
这就是我最近打男双的一些记录和感受,没什么高深理论,就是纯粹的实践分享。希望能给同样爱打羽毛球的哥们儿们一点点小启发!下次场地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