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德乌”这俩字儿,最近琢磨这事儿挺上头。就喜欢瞎琢磨这些国际上的事儿,尤其是那些看着乱七八糟,但里头门道又挺深的关系。
一开始的印象
最早,我对“德乌”这俩字儿没啥特别感觉。就知道俄乌一打起来,德国佬作为欧洲大国,肯定得站队表态。那时候看新闻,感觉德国还是挺积极的,又是给东西又是喊口号,朔尔茨总理跟泽连斯基看着也挺热乎。我还寻思,这德国佬这回还挺仗义,毕竟都是欧洲兄弟嘛
发现不对劲了
可看着看着,我就发现有点不对劲了。大概是啥时候?就是那个“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那事儿。我记得是2022年9月底,那两条管子“砰砰”两下就没了,当时就觉得这事儿水深。后来慢慢就有风声出来,说是德国佬怀疑这事儿跟乌克兰那边有点瓜葛,甚至还说要对乌克兰籍的嫌疑人发什么逮捕令。
好家伙!我当时就想,这要是真的,那德乌这关系不就尴尬了?本来是盟友,结果你炸我重要能源管道?这不背后捅刀子嘛虽然这事儿一直没个定论,但猜疑的种子一旦种下,那信任肯定就大打折扣了。
援助也开始打折扣?
紧我就开始留意德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情况。一开始是各种给,后来就看到新闻说,德国政府好像手头也紧了,要削减开支,优先满足自家国内的需求。还看到有报道说,给乌克兰的援助可能要从原来的数目砍掉一半,降到什么40亿欧元。有些德国高官也出来说,今年的援助已经超预算了。
我就琢磨,这风向是不是要变?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嘛自家都吃不饱了,哪还有余力去管别人家的闲事?这钱袋子一紧,那“兄弟情”还能有多深?我就开始翻来覆去地看这些新闻,试图从蛛丝马迹里找到点
- 一方面是“北溪”事件的阴影。
- 另一方面是实打实的援助可能要缩水。
- 还有就是,我记得有次什么和平峰会,拉了一堆国家,七八十个,签了个联合公报,但好些个“不站队”的大国没签,俄罗斯也没去。这种会,德国肯定是参与的,但效果嘛就见仁见智了。
我还注意到一个细节,就是俄罗斯本土,比如克里姆林宫,也遭到过无人机袭击。这种事儿一出,那整个冲突的火药味儿肯定更浓,德国夹在中间,估计也挺难受的,毕竟离得近。
峰回路转还是逢场作戏?
就在我以为德乌关系要凉凉的时候,事情又有了新变化! 前段时间,我又看到新闻说德国总理和乌克兰总统签了个什么安全合作协议,有效期还挺长,十年!说德国要给乌克兰提供安全保障。
这一下子,又把我给整不会了。前面又是怀疑又是削减援助的,这会儿又签长期安全协议,这是唱的哪一出?我寻思着,这国际政治,真是比翻书还快。是不是因为有些事情不上不下,得做点姿态出来?还是说德国有更长远的打算?
更有意思的是,前几天我还瞅见新闻说德国队要跟乌克兰队踢一场足球热身赛,备战欧洲杯。你看,这政治上时好时坏,球场上还得照样见。这也挺有意思的,是不是说明,老百姓的日子还得过,体育归体育?
我的实践总结
经过我这么一段时间的瞎琢磨和信息搜集,我对“德乌”关系的理解就是:复杂,且动态变化。
一开始以为是铁杆盟友,后来发现有猜忌和利益冲突,再后来又搞出个长期合作。这里面,既有地缘政治的考量,也有国内经济的压力,更有历史遗留问题和突发事件的影响。不像咱老百姓交朋友,爱憎分明,国家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是利益的博弈和现实的无奈。
我这观察实践,也就是每天刷刷新闻,看看不同渠道的报道,然后自个儿在脑子里串一串,分析分析。有时候感觉自己像个侦探,在迷雾中找线索;有时候又觉得自己像个吃瓜群众,看得津津有味。但通过这些“实践”,我对这个世界的复杂性又多了一分理解。下次再看到“德乌”的新闻,我肯定会多长个心眼,不会轻易下结论了。这事儿,估计还得接着往下看,没那么快有结局。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