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来聊聊我在英国谢菲尔德的那段实践经历。这事儿,得从我当初决定要去英国开始说起。
一、出发前的准备与折腾
那时候,我寻思着得出去见识见识,给自己充充电。选地方的时候,也是对比了不少城市,综合考虑下来,觉得谢菲尔德这地儿,据说生活成本相对低点,学校名声也还行,就这么定了。签证、体检、订机票、收拾行李,那段时间真是忙得脚打后脑勺。尤其是行李,啥都想带,又怕超重,那叫一个纠结!精简再精简,塞了满满两大箱子,感觉把半个家都搬过去了。
二、初到谢菲,手忙脚乱安顿下来
飞机落地,转火车,再打车,一通折腾总算是到了宿舍。刚开始那几天,有点懵。找超市、办银行卡、熟悉公交线路,每一样都是新挑战。语言环境也需要适应,虽然咱学了那么多年英语,但真到了那儿,听本地人说话,尤其是带口音的,还是得竖起耳朵使劲听。我记得头一顿饭,是在外面随便找了家店吃的,一个盖饭,好家伙,换算成人民币,心里咯噔一下,那时候就下定决心,以后能自己做饭就尽量自己做。
三、摸索着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
安顿下来之后,生活就慢慢步入正轨了。首要任务就是解决“吃”。
- 自己做饭:这是省钱的主要途径。我会定期去超市采购,像Tesco、Sainsbury's,有时候也去Moor Market淘点新鲜蔬菜水果。鸡肉、意面、米饭、蔬菜,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一开始手艺不行,慢慢也就练出来了。那时候一个月伙食费,自己控制得确实能省下不少。那些资料里说的,自己做饭每周35镑能吃挺或者一个月100镑,我觉得努努力是能做到的。
- 偶尔外食:学习忙或者想换换口味的时候,也会出去吃。中餐馆的盖饭,确实如资料里说的,差不多得8镑左右一份。有时候跟朋友聚餐,那开销就更大了。
住宿方面,我住的是学校宿舍,费用是固定的,包含了水电网,相对省心。但如果是自己出去租房,那价格差异就大了,地段、房型都会影响。我听有些朋友合租,一周大概五六十镑的房租,也确实有。
交通出行,学生有学生公交卡,会便宜一些。谢菲尔德城市不大,很多地方步行也能到,但去远一点的地方或者赶时间,公交还是挺方便的。
生活杂费,这就因人而异了。买点生活用品、偶尔的娱乐活动、跟朋友出去喝杯咖啡,这些零零碎碎加起来,也是一笔开销。官方给的建议,比如每月生活费800到1000镑,或者签证移民局建议的1136镑,我感觉还是比较靠谱的,但具体到个人,真的上下浮动很大。我那时候 старался (努力)控制,但有时候也难免超支。
四、学习与感受
在谢菲尔德,除了生活,学习当然是重中之重。学校的图书馆资源非常丰富,学习氛围也浓厚。小组讨论、写论文、泡图书馆,成了日常。那边的学习方式跟国内还是有挺大区别的,更强调自主学习和批判性思维。一开始有点不适应,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
谢菲尔德给我的感觉,是一座挺舒服的工业城市,绿化很有很多公园。当地人也挺友好的。天气嘛就是典型的英国天气,雨水比较多,晴天特别珍贵。我还记得有一次,好不容易出太阳,大家都跑到公园草地上晒太阳,那场面挺有意思的。
五、实践结束,满载而归
时间过得很快,实践期结束,我也踏上了回国的路。回头看在谢菲尔德的那段日子,有挑战也有收获。学会了独立生活,厨艺也大有长进,更重要的是开阔了眼界,认识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朋友。那些为了省钱自己买菜做饭的日子,那些在图书馆埋头苦读的夜晚,现在回想起来,都成了宝贵的记忆。
谢菲尔德这段实践,让我对生活成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那些网络数据,比如一年生活费九千到一万六英镑,或者每月一千到一千五百镑,都是一个大概范围。真正过日子,还得自己精打细算。这段经历,值了!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