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捣鼓“主播在线”这点事儿。也不是啥高深的技术活,纯粹是自己瞎琢磨,然后上手试试,记录一下过程和感受。
最初的念头
事情是这样的,前段时间,也不知道咋回事,就对现在这些个直播平台上的主播们产生了点好奇心。以前也就是偶尔划拉手机,看到哪个顺眼就点进去瞅两眼,没太当回事。但后来发现,这玩意儿好像还挺火,什么抖音、快手,还有那些专门搞游戏的虎牙、斗鱼啥的,天天都有人挂在上面。我就寻思,这“在线”的主播们,到底都在干啥?他们是怎么吸引人的?又是怎么维持在线状态的?
一头扎进去的实践
有了这个念头,我就开始行动了。第一步,那肯定是先下载体验。我手机里本来就有那么一两个常用的短视频App,但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我又专门去应用商店搜了一圈,把那些排名靠前、或者听别人提起过的直播App都给装上了。好家伙,一下子手机屏幕就多了好几行图标,感觉跟要开店似的,各种颜色的都有。
然后,就是逐个打开,挨个“视察”。我给自己定了点小目标,比如每个平台至少看个三五个不同类型的主播,每个主播至少停留个十分钟八分钟的,看看他们都在播怎么跟观众互动。
真是有点眼花缭乱。一点进去,各种封面图,各种标题党。有唱歌跳舞的,那美颜开得哟,皮肤比剥了壳的鸡蛋还光;有打游戏的,各种高端操作,当然也有菜鸡互啄图一乐的;有聊天的,天文地理啥都侃,就看你爱不爱听;还有不少是带货的,吆喝得那叫一个卖力。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他们那个“在线”状态。有的主播,你点进去,他确实在说话,在表演,或者在玩游戏。但也有一些,感觉就是挂在那儿,放着音乐,或者干脆就是个静态画面,偶尔回一句弹幕。我就纳闷,这种“在线”有啥意思?
为了搞清楚,我还试着发弹幕互动。有的主播反应挺快,能接上话茬,聊几句还挺有意思。有的,就跟没看见似的,或者统一回复一些官方辞令。这时候我就在想,这背后是不是有啥运营策略或者机器人代答之类的。
我还发现,不同平台的主播风格和内容侧重好像也不太一样。比如,有的平台可能游戏主播特别多,有的可能就是秀场类的占大头。这可能跟平台的定位有关系。
捣鼓过程中的一些小发现
在这么一通“视察”和“体验”之后,我也有了点自己的小或者说是一些粗浅的感受:
- “在线”不等于“在状态”:很多主播虽然显示在线,但感觉心思没完全在直播上,互动起来就差了点意思。真正能吸引人一直看下去的,还是那些能持续输出内容、积极跟观众交流的主播。
- 内容还是王道:甭管是啥类型的直播,你得有东西给人家看。要么你有才艺,要么你说话有趣,要么你游戏打得总得有一技之长。纯靠颜值或者尬聊,新鲜劲儿一过,人就跑了。
- 互动是灵魂:直播最大的特点不就是实时互动嘛要是主播只顾着自己说自己的,不搭理观众,那跟看录播有啥区别?那些能接梗、能记住老粉丝、能及时回应的主播,房间气氛就好很多。
- 平台工具的运用:我瞅着很多主播都挺会用平台给的那些小功能的,比如连麦PK,抽奖,发红包,这些都能增加趣味性和用户粘性。
我还特意留意了一下那些所谓“头部主播”和普通小主播的区别。头部主播,那人气确实旺,弹幕刷得飞快,礼物也是不停。他们往往内容准备更充分,节奏掌控也更而一些小主播,可能就比较随性,在线时间也不固定,内容也相对单一,想火起来确实不容易。
最终的“成果”与感悟
折腾了这么一圈,也没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大成果。主要就是满足了自己的好奇心,对现在这个“主播在线”的生态有了个大概的了解。最大的感悟就是,想在这么多主播里脱颖而出,还真不是件容易事儿。你得有特色,得勤奋,还得会运营,天时地利人和都得占点。
现在我看直播,心态也变了点。以前可能就是纯粹打发时间,现在会下意识地观察一下这个主播的优点在哪,是怎么吸引观众的。也算是给自己增加了一点看问题的角度。这回实践过程虽然简单,但还挺有意思的,让我对这个行业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以上就是我这回关于“主播在线”的一点实践记录和不成熟的看法,说得比较白话,希望能给大家看个乐呵,或者有点小启发也行。毕竟自己动手去试试,总比道听途说来得实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