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费尔德这家伙,这几年在CBA换队是真够勤快的。刚听说他又可能去辽宁试训,然后又去了南京同曦,真是哪儿有机会就往哪儿钻。
这让我想起了我刚开始琢磨自己做点小东西那会儿。那时候也是没个准信,不知道哪个方向能成,心里特别没底。
我是想搞点木工活儿。
买了些刨子、凿子、锯子,还有一堆乱七八糟的木料。想着自己做点小板凳、小书架啥的,既能用,说不定还能在网上卖卖。我记得当时特意去市场挑木头,回来吭哧吭哧弄了一下午,结果锯歪了,刨也刨不平,手上还磨了几个泡。第一个小板凳做出来,歪歪扭扭的,自己都不好意思坐。
后来觉得木工太费劲,又看人家玩皮具挺酷的。
我又买了皮料、斩、锤子、针线。跟着网上的视频学,一针一线地缝。想着做个钱包、卡包啥的。结果?
- 打孔打不直,缝线歪歪扭扭。
- 边缘处理不毛毛糙糙的。
- 设计更是谈不上,就是照着葫芦画瓢。
做了几个小玩意儿送朋友,人家也就客气客气说还行,估计回头就扔哪个角落了。这皮子成本还不低,搞了几个月,也没搞出啥名堂。
然后我又迷上了养多肉
觉得这玩意儿省事,摆在家里也好看。买了各种盆、各种土、各种肉。一开始长得还行,绿油油、胖乎乎的。我还专门买了补光灯,怕冬天光照不够。结果夏天一到,没注意通风,也没控制好浇水,一下子黑腐、化水,死了一大片。看着空盆,心里那个憋屈。
那段时间就是这样,不断地尝试,不断地碰壁。
感觉自己就像没头苍蝇,到处乱撞。一会儿想试试这个,一会儿又觉得那个有前景。但每次都是浅尝辄止,遇到点困难就想退缩,或者干脆换个方向。就像费尔德,在一个队打得不顺心,或者合同到期了,就赶紧找下家,希望能找到一个真正适合自己、能让自己发光发热的地方。
看他在场上那个小个子,满场飞奔,串联、得分,挺拼的。虽然他需要球权,有时候打法也受争议,但他确实有那个能力,也一直在努力证明自己,想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那个“队”。
我现在回头看自己那段瞎折腾的经历,也不是全无用处。至少我知道了自己动手能力确实不咋地,也明白了做成一件事,光有热情是不够的,还得有耐心、有技巧,最重要的是得坚持下去,不能遇到点挫折就立马掉头。
现在嘛我总算找到了自己比较擅长也比较喜欢的事儿,踏踏实实地做着。虽然也挺累,但心里踏实多了。看到费尔德还在不断地寻找和适应,我多少有点理解他那种感觉了,就是那种“我还能打,我还能做得更只是需要一个合适的机会和环境”的心气儿。希望他这回在南京同曦能打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