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也不知道咋想的,就突然想自己种种茨菰吃,感觉那玩意儿挺有意思的,一根杆子顶个叶子,水里长。
第一步就是找“种子”,就是那个茨菰球茎。我没去市场上特意买,是上次买菜人家送了几个小的,看着挺精神,就留下来了。听人说得先催芽啥的,我嫌麻烦,想着试试看不行就算了。就找了个稍微大点的,看着芽点明显点的留着。
然后是准备地方。家里没水田,就找了个大点的、深点的泡沫箱子,底下没敢打太多洞,怕漏水太快,就稍微戳了几个小眼儿,想着能渗水就行。土嘛也没那么讲究,挖了点小区花园里的土,又掺了点买的营养土,感觉挺松软了。听说要肥,我就在底下埋了点鸡粪肥,也不知道量对不对,反正埋进去了。
接下来就是种了。大概是春天快到夏天那会儿,天气暖和了。我把那几个小茨菰球茎,芽点朝上,就那么按到土里,大概埋了有个七八厘米深?然后就开始灌水,一直灌到水面比土高出那么三五厘米。心里还挺忐忑,不知道能不能活。
之后就是日常管理了,主要就是看水。这玩意儿是真喜欢水,泡沫箱放阳台上,太阳一晒水蒸发挺快,我基本上一两天就得加一次水,得一直保持着浅水层。看着它慢慢长出叶子,杆子越抽越高,心里还挺美滋滋的。阳光也得足,放南阳台是没错的,长得也快。中间看着叶子颜色有点淡,我就丢了几粒复合肥进去,也不知道吸收了没。
漫长的等待。看着叶子长得挺茂盛,绿油油的一大片,就是不知道底下结了多少果实。期间也没啥病虫害,可能是我种得少。就这么一直养着,看着它从春天长到秋天。
就是收获了。等到秋末,感觉叶子有点开始发黄了,我就把箱子里的水慢慢放掉,然后小心翼翼地用手去扒拉那个泥土。还真有!挖出来几个白白胖胖的小茨菰,跟买的差不多样子。但是,数量是真不多,我种了三四个球茎下去,也就收获了那么十来个,个头也普遍偏小。
这回自己动手种茨菰,过程挺有意思的,看着它一点点长大,还能吃到自己种的东西,感觉不一样。虽然产量不高,可能是土不行,或者箱子还是小了,水肥管理也不够专业。但整个过程体验下来,还是挺好玩的。明年?明年可能不种这个了,有点费神,还不如直接去菜市场买点方便,哈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