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聊聊“库雷克”这事儿。不是啥大事,就是前段时间我自己瞎琢磨,顺便动手搞了点东西,记录一下过程。
起因
事情是这样的,我无意中看到“库雷克”这个词,当时就有点好奇。网上随便一搜,嚯,信息还挺杂。一会儿跳出来个港口,好像在哈萨克斯坦那边,说什么吞吐量增长;一会儿又是个打排球的运动员,叫库雷克的,好像还挺有名气;甚至还有些不搭边的信息也混在里面。
当时我就想,这都叫“库雷克”,到底是咋回事?正好手头没啥要紧事,就打算动手弄清楚。
动手过程
就喜欢自己动手实践一下,光看没意思。
- 第一步:整理信息。 我先把网上搜到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大概分了分类。港口归港口,人归人,其他不相干的先扔一边。发现主要就是那个港口和那个运动员。
- 第二步:深入挖掘。 我主要对那个港口感点兴趣,就想多了解点。但是网上的信息,很多都是新闻报道,比较零散,而且数字啥的,看着头疼。我就想,能不能找到更直观点的东西?比如地图上的位置,或者一些相关的图片啥的。
- 第三步:尝试“模拟”。 我就试着在地图软件上搜索“库雷克港”,找到了大概的位置,在里海边上。然后我就开始琢磨,假如我要运点东西,经过那里,大概是个啥路线?我就在地图上比划,从我们这边过去,怎么走比较顺,是走铁路,还是海运?虽然只是在电脑上瞎比划,但也算是一种模拟体验。
- 第四步:对比联想。 在看地图和路线的时候,我又联想到之前看到的那个运动员库雷克。我就想,这名字在当地是不是挺常见的?就像我们这边的“张伟”、“李娜”一样?这纯属我瞎想,但也挺有意思。动脑子去联想,也算是实践的一部分嘛
- 第五步:记录想法。 整个过程里,我有不少零碎的想法和疑问。比如,那个港口具体是干啥的?主要是过境运输吗?和我们这边有啥实际联系?我就拿个本子,把这些想法和查到的点滴信息随手记下来。不是啥系统性的报告,就是些给自己看的“豆腐块”。
结果与体会
搞了这么一通下来,也没搞出啥惊天动地的大发现。主要就是:
第一, 对“库雷克”这个名字代表的不同事物有了个基本区分,主要是那个港口和那个运动员。别再混为一谈了。
第二, 通过在地图上比划和查找,对库雷克港的地理位置和它在“一带一路”或者说亚欧运输通道里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了个非常粗浅的、感性的认识。不再是只看新闻上干巴巴的文字了。
第三, 也是最重要的,就是享受了自己动手去探索和记录的过程。从一个模糊的词,通过自己的查找、比划、联想、记录,让它在脑子里变得稍微清晰和具体了一点。这种感觉挺不错的。
说白了,这回“库雷克”的实践,就是一次满足好奇心的小探索。没啥技术含量,也没啥了不起的成果,就是把这个过程从头到尾走了一遍,然后记下来。我觉得这种记录挺以后忘了,还能翻出来看看当时自己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