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聊聊我最近折腾桑巴的经历,之前对桑巴的了解仅限于那种热情奔放的舞蹈,这回是实打实地把它部署起来,当个文件共享服务器用。
我是想在家里搞个简单的NAS,方便家人之间共享照片、视频啥的。 研究了一圈,发现桑巴这玩意儿挺靠谱,免费开源,而且Windows、Mac、Linux都能连,简直是居家必备。
说干就干!我先是找了台闲置的Linux服务器,系统是CentOS 7。第一步当然是安装桑巴了,直接上命令:yum install samba
。 敲完回车,等了一会儿,安装就完成了,挺顺利。
接下来就是配置桑巴。 配置文件在/etc/samba/*
,打开一看,密密麻麻一大堆,有点懵。 不过没关系,网上教程多的是,照着改就行。 我的需求很简单,就是要创建一个共享目录,让家里人都能访问。
我先在服务器上创建了一个目录,比如/home/share
,然后修改文件,在文件末尾加上以下内容:
[share]
comment = Shared Directory
path = /home/share
browseable = yes
writable = yes
guest ok = yes
read only = no
这里解释一下,[share]
是共享的名称,随便起,path
是共享目录的路径,browseable
表示是否可以浏览,writable
表示是否可写,guest ok
表示是否允许游客访问,read only
表示是否只读。 因为是家里人用,我就都设置成允许了。
改完配置文件,记得重启桑巴服务:systemctl restart smb
和systemctl restart nmb
。 否则配置不会生效。
然后,就是设置防火墙。 因为CentOS 7默认开启了防火墙,需要放行桑巴相关的端口。 运行以下命令:
firewall-cmd --permanent --add-service=samba
firewall-cmd --reload
这样就放行了桑巴服务。 就是设置SELinux。 SELinux是Linux的一个安全模块,有时候会阻止桑巴的访问。 为了省事,我直接把它关掉了。 编辑/etc/selinux/config
文件,将SELINUX=enforcing
改成SELINUX=disabled
。 然后重启服务器。 (注意:关闭SELinux会降低安全性,如果对SELinux比较熟悉,可以配置SELinux策略,而不是直接关闭)。
重启完服务器,就可以在Windows上访问桑巴共享了。 打开“文件资源管理器”,在地址栏输入\\服务器IP地址
,就可以看到刚才创建的share
共享目录。 双击打开,就可以上传、下载文件了。 方便得很!
踩坑记录
折腾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坑。 比如,一开始我没设置防火墙和SELinux,导致Windows无法访问桑巴共享。 排查了半天才发现是这两个家伙在捣鬼。
还有一个坑是,我创建的共享目录的权限不够,导致Windows用户无法写入文件。 解决办法是修改共享目录的权限:chmod 777 /home/share
。 (注意:777
权限过于开放,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权限)。
这回折腾桑巴还是挺有意思的。 不仅学会了如何部署桑巴服务器,还了解了一些Linux的知识。 以后家里人共享文件就方便多了!
希望我的经验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