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今天唠唠“冰塞川”这事儿。这词儿一听就挺有画面感的,冰块子把河道给堵了。就喜欢琢磨这些实在的东西,正好前些年我确实亲身经历过类似的事儿,今天就跟大家伙儿分享分享。
那还是好几年前了,具体哪一年记不太清,反正是个冬天,贼冷。当时我在北方的一个地方出差,跟着一个小队伍搞点勘察记录啥的,具体任务不细说了,反正得往河边跑。那条河在我们那嘎达也挺有名的,平时水流挺大,冬天结冰是常事儿。
出发和准备
那天早上,天还没亮透,我们就裹得跟熊似的出发了。车开到离河边还有段距离的地方就不好走了,剩下的路得自个儿蹚过去。那雪,踩下去都快到膝盖了,走一步喘三喘。我们背着些简单的工具和记录本,主要是想去看看河道结冰的具体情况,拍点照片,做点记录。
抵达河边,目睹景象
好不容易挪到河边,嚯!眼前的景象让我一下子就愣住了。跟平时见的那种平整的冰面完全不一样。河道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冰块,一层叠一层,乱七八糟地挤在一起,像一堵歪歪扭扭的冰墙,把河道给堵了一大半。有的冰块立起来,跟小山包似的。
能清楚地听到冰底下水流哗哗的声音,听着就急。因为冰块堵着,上游下来的水流不畅,河水明显涨高了不少,都快漫到我们脚边这岸上了。岸边有些低洼的地方,已经被水淹了,又冻上了一层薄冰,滑溜溜的。
- 冰块堆积:不是平整冰面,是大量碎裂冰块挤压堆积。
- 水位上涨:明显看到水位比平时高,水流被堵。
- 声音:能听到冰下湍急的水流声和冰块偶尔挤压碎裂的咔嚓声。
我的实践记录过程
当时我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不就是“冰塞川”嘛虽然以前听过,但亲眼见到还是头一回,挺震撼的。同行的老大哥比较有经验,赶紧招呼我们往后退,离岸边远点,说这玩意儿危险,指不定啥时候冰块突然就动了,或者岸边的冻土被泡软了塌方。
我赶紧拿出相机,对着这景象咔咔拍了不少照片。那时候手机拍照还不像现在这么厉害,我用的是个老式数码相机。一边拍,一边在随身带的小本子上写写画画,记录下冰块堆积的高度、范围,还有水位上涨的大概情况。风呼呼地刮,手冻得都快握不住笔了,还得摘了手套操作相机,那滋味,啧啧。
我们没敢太靠近,就在相对安全的高地上观察、记录。看到有些冰块互相挤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听着都替它们疼。想象了一下,要是这冰塞突然溃开,那下游得是啥景象。
完成记录与返程
大概在河边待了一个多小时,感觉该记录的、该拍的都差不多了,主要是人也冻得够呛。老大哥说今天就这样,安全第一,赶紧撤。回去的路上,大家话都不多,估计心里都在琢磨刚才那景象。
后来整理照片和记录的时候,我又把当时的情况捋了一遍。那次经历让我对“冰塞川”这三个字有了特别直观、特别深刻的认识。真不是诗词里一句轻描淡写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挺有威力的一种自然现象。
那次实践记录的过程,现在想想,挺简单的,就是去看、去拍、去记。但那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还有对自然力量的敬畏感,是坐在办公室里看报告体会不到的。也算是给我这平凡的工作经历,添上了一笔挺不一样的色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