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跟大家唠唠我最近搞的“连架”这个事儿,一开始我也是一头雾水,这玩意儿听着挺玄乎,实际操作起来才知道,就是个体力活加细致活。
起初,是因为家里那片老菜地,土质不行,板结得厉害,翻起来费老劲了。我就寻思着,能不能搞个啥工具,能省点力气,还能把地翻得更透气些。在网上搜罗了一圈,看到了老式的连架打稻子的视频,嚯,那效率,那动静,一下就吸引我了。
说干就干,我先是跑到村里的老木匠那儿,跟他打听连架的做法。老木匠是见过世面的,年轻时候也用过这玩意儿,给我讲了一堆,什么木头的选择,尺寸的比例,连接的方式,听得我云里雾里的。不过大概的原理我是明白了,就是一根长棍子,一头固定,另一头连接一根短棍子,用短棍子去打东西。
- 选材: 这木头可不能随便选,得结实耐用,还得有点韧性。我跑了好几家木材店,选了老榆木,据说这玩意儿结实,不容易断。
- 制作长棍: 老榆木锯成大概两米长的棍子,然后用刨子把表面刨光滑,握着也舒服。这棍子得直,不然用起来费劲。
- 制作短棍: 短棍就简单多了,大概四五十公分就行,也用老榆木,稍微粗一点,这样打起来更有劲儿。
- 连接: 这是最关键的一步,长棍和短棍的连接要牢固,还得灵活。我用铁环把它们连接起来,铁环要足够结实,还得能让短棍自由旋转。
做好之后,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到菜地里试了试。刚开始,那叫一个笨手笨脚,棍子挥舞得呼呼作响,就是打不到点子上。后来慢慢掌握了技巧,用腰部的力量带动棍子,让短棍垂直地砸向地面,一下一下,感觉还挺有节奏感的。
用连架翻地,确实比用锄头省力多了,而且翻得也更深,土块也更碎。一下午下来,翻了一小块地,虽然有点累,但是看着翻好的地,心里还是挺有成就感的。不过这连架也不是万能的,遇到石头多或者根系发达的地方,就有点费劲了。
总结一下这回“连架”的实践经验:
- 连架确实是个好工具,能省不少力气。
- 制作连架的材料要选连接要牢固。
- 使用连架需要一定的技巧,多练习才能掌握。
- 连架不是万能的,遇到特殊情况还得用其他工具。
这回“连架”的尝试还是挺成功的,虽然过程有点辛苦,但是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以后有机会,我还想试试用连架打稻子,体验一下老农的乐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