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老琢磨一个事儿,就是这个“日球”。不是说太阳那个发光的球体本身哈,是它外边那一圈更大的范围。咋开始琢磨这个的?起因挺偶然的,就是之前看新闻,老说什么旅行者号探测器飞出“日球层顶”,进入星际空间。当时我就愣一下,这“日球层顶”是个啥玩意儿?听着挺唬人的。
就模模糊糊有个概念,觉得太阳系肯定有个边界。但具体是啥样的边界,心里完全没谱。于是我就开始自己瞎琢磨,加上上网随便翻翻资料。不查不知道,一查发现这事儿还挺复杂的。
开始动手搞明白
我第一步就是想弄清楚,这“日球”到底是个看一些图和简单的解释,大概明白点。
我的理解过程是这样的:
- 先不想那些复杂的名词,就想太阳一直在往外“吹气”,吹的就是所谓的“太阳风”。
- 这股“风”很猛,带着太阳的粒子往四面八方跑,速度贼快。
- 宇宙也不是空的,外面也有星际介质,就是星星之间的那些稀薄气体和尘埃啥的。
- 太阳风吹吹,就在宇宙里吹出一个巨大的“泡泡”,或者说势力范围。这个泡泡就是“日球”。
- 在这个泡泡里面,太阳说算,太阳风是主导。泡泡的边界,就是太阳风顶不动外面星际介质的地方。
这么一想,好像就清晰多。以前总觉得太阳系就是九大行星(现在是八大)转悠那点地方,顶多算到奥尔特云。现在才知道,还有一个更大的结构罩在外面。
琢磨那些细节
光知道是个大泡泡还不行,那些名词总得稍微理解下。什么终止激波、日鞘、日球层顶,看得我晕乎乎的。
我尝试着给自己解释:
- 终止激波: 太阳风跑老远,速度慢下来,从超音速变成亚音速,这里有个“坎”,就像飞机突破音障反过来一样?大概是这个意思。
- 日鞘: 过上面那个“坎”,太阳风和外面的星际物质开始混在一起,乱糟糟的一片区域。
- 日球层顶: 这就是真正的边界,是太阳风势力范围的最外层,外面就是纯粹的星际空间。旅行者号就是冲过这道线。
关键是这玩意儿大得离谱。咱们地球到太阳的距离算一个天文单位,冥王星离太阳几十个天文单位。可这个日球层顶,得一百多个天文单位,甚至可能更远。咱们地球、甚至跑老远的冥王星,都在这个大泡泡的深处。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还有个有意思的点,我原以为它是个圆球,结果看资料说,因为咱们整个太阳系在银河系里跑,所以这个“日球”更像个彗星的形状,前面被星际介质挤得扁一点,屁股后面还拖着个长长的“尾巴”(日球尾)。这感觉就更具体,像个在大海里航行的船,船头推开水波,船尾留下尾迹。
搞明白这点东西,真是费不少脑细胞。虽然可能理解得不完全对,毕竟咱也不是搞天体物理的,就是自己瞎琢磨、瞎学习的一个过程记录。但对我来说,理解到这个程度,再看到类似的新闻或者科普,心里就有个大概的轮廓,不再是两眼一抹黑。
感觉咱们在宇宙里,真是太渺小。就这么一个太阳吹出来的“小”泡泡(相对宇宙来说),就已经大到我们难以想象。探索这玩意儿,本身就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
反正,我现在大概是这么理解“日球”的,算是一次小小的个人实践探索,记录一下,省得以后忘自己当时是怎么想明白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