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就想跟大家唠唠这个数字,7500日元。不多,也不算特别少,但对我来说,这数字背后是一段挺实在的经历,是自己一步步走过来的印记。
那会儿刚到这边不久,兜里不算宽裕,每天都在盘算着怎么省钱,琢磨着怎么能找点小活儿干干,补贴一下生活。心里挺没底的,语言还不算溜,也没啥特别拿得出手的技能。
找活儿的开端
我记得那段时间,天天没事就刷刷家附近便利店的布告栏,看看网上的兼职信息,也问问认识的几个人有没有啥介绍。就是想找个门槛低点,时间灵活点的事儿做做。找得有小半个月,高不成低不就的,要么时间对不上,要么人家觉得我日语还差点儿。
后来有一次,跟住得不远的一个大叔聊天,他知道我正找事儿干。正好他认识的一个朋友,开个小小的贸易公司,偶尔需要人帮忙处理点中文的文件,就是些简单的整理、翻译核对工作。大叔就问我愿不愿意试试,说是按小时给钱,活儿不重,但比较零碎。
接下那活儿
我当时一听,眼睛都亮,这不正好嘛赶紧点头答应。大叔就帮我联系他那个朋友。第二天,我就按约好的时间去那个小小的办公室。
老板是个挺和气的中年人,给我看要处理的文件。东西不难,就是有点繁琐,需要耐心。主要是把一些中文的产品介绍,按照他们给的格式,整理到表格里,再简单核对一下日文翻译稿里有没有明显对应不上的地方。老板看我态度还行,就说先给我一批试试,做好后面还有。
埋头苦干
接下来的几天,我一有空就扑在那堆文件上。为不出错,我做得特别慢,一个字一个字地看,一条一条地核对。
- 第一步:先把中文资料分类,理解清楚每个产品的要点。
- 第二步:打开他们给的Excel模板,老老实实地把信息填进去,格式啥的都得对齐。
- 第三步:拿着他们给的日文稿,跟我的中文整理稿对照,主要是看型号、参数这些关键信息有没有搞错。有疑问的地方,我就用铅笔标出来,写上备注。
那几天真是,脖子都快僵,眼睛也看得花。但心里憋着一股劲儿,想着这是自己找到的第一个活儿,一定要做
拿到那7500日元
大概花一周的零碎时间,总算把第一批活儿干完。交给老板的时候,心里还有点忐忑,生怕哪里没做老板拿过去翻翻,又看看我做的标记和备注,点点头,说:“挺仔细的,辛苦。”
然后,他就从钱包里数钱给我。我记得清清楚楚,是七张千元钞,外加一个五百元的硬币。正好7500日元。他跟我解释,这是按我实际花费的时间和完成的量算的,不多不少。
我捏着那几张纸币和那枚沉甸甸的硬币,手心都有点出汗。说不上多激动,但就是觉得特别踏实。这钱,是我自己一个字一个字“抠”出来的,是我用自己的时间和耐心换来的。
一点感触
后来陆陆续续又帮那位老板干些活儿,但第一次拿到那7500日元的场景,一直忘不。它让我明白,不管钱多钱少,靠自己双手挣来的,感觉就是不一样。那不仅仅是钱,更是对自己能力的一种肯定,是在陌生环境里,靠自己站稳脚跟的第一步。这7500日元,买不来啥大件,但它给我的那份安心和底气,是多少钱都换不来的。
这7500日元对我来说,就是这么一段实实在在的经历,一段关于付出和收获的小故事。今天分享出来,也没啥特别的意思,就是觉得挺值得记下来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