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来,这阵子老觉得心里头有点堵,干啥都提不起劲。正好手头上的活儿告一段落,就琢磨着出去走走,换换空气。也没啥特别明确的目的地,就想着找个能看海的地方,听听浪声,吹吹风,估计能舒坦点。
出发前的准备
也没怎么犹豫,就定离这儿不算太远的一个沿海小地方。不是啥热门景点,就图个清静。随便在网上扒拉两下,找个看起来还行的小旅馆,价格也不贵,就它。
收拾东西也没费多少功夫,就几件换洗衣服,洗漱用品,再带上相机。对,还塞个小本子和笔,想着万一有啥想法可以随手记下来。也没抱太大希望,主要是怕路上无聊。
在路上的感觉
坐的是慢车,晃晃悠悠的,倒也不急。看着窗外的风景一点点变化,从城市的高楼变成郊外的田野,再慢慢地,空气里好像就多点咸湿的味道。旁边坐着个大叔,一直在打电话,声音老大,说他家孩子怎么怎么不听话。听一耳朵,感觉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到,然后?
下车,一股子海腥味混着点潮气就扑过来,不难闻,反而觉得挺提神。小旅馆离车站不远,拖着箱子走十来分钟就到。老板娘挺热情,麻利地给办入住,还告诉我附近哪儿有好吃的海鲜排挡。
房间不大,但还算干净。窗户外面就能看到一点点海,虽然被前面的房子挡住一大半,但那种开阔的感觉还是有的。放下行李,我就迫不及待地出门。
瞎转悠的几天
接下来的几天,基本上就是瞎转悠。
- 早上起得不算早,睡到自然醒,然后去海边溜达。沙滩不是那种特别细软的,有点粗,踩上去咯吱咯吱响。人不多,偶尔能看到几个晨练的当地人。
- 我就喜欢沿着海岸线慢慢走,也不看手机,就看着海浪一次次涌上来,又退下去,把沙滩上的脚印抹平。有时候能捡到些奇形怪状的贝壳和小石头,还挺有意思。
- 中午就随便找个小馆子吃点东西。试老板娘推荐的海鲜排挡,味道确实不错,食材新鲜,做法也简单,就是吃个原味。价格也实在。
- 下午有时候回旅馆眯一觉,有时候就找个礁石坐着,看海,发呆。看着天色一点点暗下来,海面上渔船的灯火亮起来,心里那些乱七八糟的事儿好像也跟着潮水退走不少。
- 晚上就更清静,除海浪声,几乎没别的动静。不像城里,半夜还吵吵闹闹的。
回来之后
待大概四五天,感觉心里的那股劲儿缓过来,就收拾东西回来。也没啥特别大的感悟,就是觉得人,还是得时不时地从自己熟悉的环境里跳出来一下,哪怕只是短暂地换个地方待几天。
回来之后,重新投入工作,感觉思路都清晰不少。虽然那些烦心事还在那儿,但好像没那么让人焦虑。可能这就是“充电”的感觉。那几天的海风和浪声,确实挺管用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